晋末长剑 第1097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6      字数:3578
  这么一支军队的存在,已经深刻改变了河内的格局乃至风气。
  目之所及,乡间顽童们拿着木棍,在河边打打闹闹,欢笑不已。
  有些大孩子甚至一把揪住那些五六岁的小童,让他们拄着木棍列队。
  这在旁人看起来可能想笑,但张安却笑不出来。
  今日是流着鼻涕列阵的顽童,十年后就是粗通技艺的少年,二十年后就是合格的兵员了。边塞军镇若招募从军健儿,完全可以从他们中挑选。
  只要真的有功名利禄可取,以万为单位计数的孩童中,总有人愿意去的。
  一郡如此,扩大到整个天下,数万人唾手可得。
  ******
  陆荣巡视一圈后,渡河回了西岸。
  韦謏跟在身后,亦步亦趋。
  “有时候真羡慕他们几个啊。”乡间小路之上,陆荣突生感慨。
  韦謏眼珠一转,便明白什么意思了。
  陆荣的资历之老,完全可以和王雀儿、金正比肩。
  他们两个一为单于大都护,一为镇西将军,都不是陆荣这个太守能比的。
  陆荣长子名叫陆新,可以入今年新开办的太学,也可以入武学。许是不甘心,陆荣将长子送进了梁县武学。
  “罢了,都是陈年旧事。”陆荣又摇头道:“这把年纪了,还想那么多作甚。宪道,向北转输资粮之事,就由你担着了。”
  “是。”韦謏应道。
  天子要对西凉动兵了。
  不出意外的话,一共三路人马。
  北路军自阴山出发,绕行居延海,自北向南攻击。
  这一路主要是拓跋鲜卑骑兵,但朝廷不可能一点人不派。
  事实上,北路军由单于大都护王雀儿任统率,领——
  高柳、武周二镇骑马步兵三千,由单于府参军桃豹统领;
  岢岚、新兴、雁门、代四郡胡骑五千,由岢岚太守刘昭统领;
  左骁骑卫骑军三千,并幽州突骑督一千五百,由左骁骑卫将军邵慎统领;
  上党羯骑五千,因刘闰中随驾西行,不再出征,由部大麻秋统领;
  最后便是拓跋代国骑军四万余,由辅相王丰统领;
  全军计五万余骑,连带着放牧、扎营的老弱妇孺,总人数将超过六万,实力颇为可观了。
  为此,朝廷下令调集绢二十万匹、粮三百万斛充作赏赐,输往平城。
  绢由河南调集,粮食部分由太原、乐平、西河三郡就近调拨,部分由冀州输送,部分由河内、汲郡、荥阳、濮阳等地调发。
  韦謏需要负责的就是本郡摊派到的三十万斛粮豆的转输。
  北路军之外,还有中路军、南路军。
  中路军据说自安定出发。
  刘粲入主关中时期,为经略西北,先后于安定郡下增设了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朐衍(今陕西定边、宁夏盐池一带)、鹑阴(今甘肃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三县。
  其灭亡前一个月,又刚刚恢复了汉灵洲县——因位于黄河沙洲之上,故曰“灵洲”,大抵位于今宁夏吴忠附近。
  四县之中,三水、朐衍是匈奴征讨当地部落,令其归附后设立的。
  鹑阴县位于黄河东岸。彼时刘汉与凉州有过小规模战争,主要在秦州陇西一带争夺,鹑阴是匈奴开辟的“第二战场”,只不过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刘汉就灭亡了。
  长安城破后,鹑阴县随酒泉王石武一起归降。石武复叛,鹑阴县未随之叛。
  灵洲县则是匈奴向卑移山扩张的成果,是三水、朐衍设立后的进一步战果,与鹑阴县类似,刘汉灭亡后归降。
  但这四个县虽然派设了县令等官员,但当地基本仍是杂胡自治,只是名义上的臣服。
  此番西征凉州,雍州、安定郡便在诸县征发丁壮,在鹑阴囤积资粮,作为中路军的出发地。
  该路以护匈奴中郎将靳准为统帅,领京兆、北地、安定、扶风、始平等郡匈奴杂胡兵三万骑。
  南路军毫无疑问自秦州陇西郡出发,北上直攻枹罕、金城,主力是金正辖下各部胡汉兵马,总计约万人,战时还会配属一部分天子扈从兵马给其指挥。
  从去年到今年,足足囤积了半年的粮草军资。
  三路大军齐头并进,王雀儿为北路统帅,靳准为中路统帅,金正为南路统帅。
  天子驻跸萧关,总揽全局——此为汉武帝西巡时所经之处。
  从兵力构成上来看,大部分其实是驱使的杂胡兵马,另征调一部分府兵、禁军,真正的大梁精兵并不多,且多拱卫于天子身侧,顶多一部分人马参战罢了。
  这一仗,以打促降,剿抚并用,击破西凉之后,大梁朝的声威必将更上一层楼,王朝基业愈发稳固。
  韦謏这种降人不论,陆荣是真心希望取胜的,因为他的个人、家族荣辱早就和天子、和大梁绑在一处了。
  甚至不仅仅是他,整个河内数千户黑矟左营将士家庭,以及分得田地、宅院的普通百姓,都不希望大梁战败。盖因无人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没人愿意看到豪族反攻倒算。
  二月底,洛阳城外的兵士、车马铺天盖地,粮草军资堆积如山,时机已经成熟了。
  三月初一,大梁天子邵勋以王衍、褚翜、张宾、陈有根、糜晃、裴廓六人为留守“执政”,临时设“政事堂”。
  天子西巡期间,诸般军政事务由政事堂六位执政会商,若有不决之事,由皇后庾文君裁决。
  西巡结束之后,罢执政,政事堂裁撤。
  毫无疑问,这是新朝雅政的一次预演。
  第三十八章 重走宜阳路
  老王家的金谷园已经处于半废弃状态很久了。
  除了少许仆婢之外,几乎无人居住。
  就连这些仆婢的存在,也是有原因的,除了日常洒扫之外,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有四:
  其一,定期收获庄园内的果蔬,卖钱!
  其二,定期砍伐一些树木、枯枝,卖钱!
  其三,定期开放水碓,为洛阳士民磨面,赚钱。
  其四,定期收拾牲畜栏内的大粪,卖钱!
  只能说,郭夫人是商业鬼才,不放过任何一点赚钱的机会,如果有可能的话,王衍下班后都得被她支使去捡大粪。
  反观老王,金谷园在他手里纯粹就是财务黑洞。
  召集士人聚会,花钱!
  移栽诸多名贵花木、运来假山奇石,花钱!
  时不时把金谷园借给别人使用,消耗自己库存粮肉布帛及各种设施折旧,花钱!
  今天老王又把金谷园借出来了,因为邵勋一家人西行之时,在这短暂停留一天,处理一项紧急事务。
  没办法,才刚离京半天,消息就来了。
  于是趁着离京不远,把军政要员们喊过来,商议一番。
  “二月间,江东诸郡祥瑞频献,朕都不知道世间居然有如此多的祥瑞,司马睿治下是如此国泰民安。”邵勋笑道:“二月二十,司马睿接受群臣劝进,决意登皇帝位,这会大概在筹备登基典礼了。又或者,已经祭天称帝,改元大赦了。”
  席间坐了二十余人,外头还有两千亲军,金谷园内储备的干果、咸鱼、美酒被一车车拉出来,甚至还宰杀了不少牛羊,供这两千多人吃喝。
  郭氏看着库房内飞速减少的物资,听着一头头牛羊被宰杀时的惨叫,黯然神伤。
  偏偏王衍一点不在乎钱,还特意吩咐把美酒佳肴都拿出来,不能丢了他丞相的面子,让郭氏非常火大。
  不过她是个场面人,虽然性情吝啬,喜欢从细微处抠钱,但从来没在外人面前下过丈夫的面子。
  要花钱,那就花吧,就是有点心痛。
  “虎头,你怎么离席了?多吃点啊,别让外人吃了。”郭氏轻抚外孙的脊背,说话间有点咬牙切齿的味道。
  虎头之前与王玄之子王贤去观赏石崇种的海棠花了。
  王贤缅怀了一下绿珠绝色,虎头对此嗤之以鼻,说石崇没见过漂亮女人。
  表兄弟二人话不投机,遂半途分开。
  此时见了郭氏,虎头规规矩矩行了一礼,道:“见过外祖母。”
  郭氏见了虎头就高兴,道:“外间有小人说你不拘小节,我看都是胡乱中伤。”
  虎头腼腆地笑了笑。
  郭氏看了看前方围坐在毛毯上的君臣们,低声道:“梁奴都在听政,虎头你为何离席?军国大事,你就该多听听,多建言,让陛下知道你的才能。”
  虎头连连点头,但就是不挪动脚步。
  郭氏瞪了他一眼,叹着气离开了。
  虎头嘿嘿一笑,耳边隐隐传来父亲的声音:“祖、刘二人屡次相争,已是势同水火。朕料司马睿登基后,必然将要分祖约之权。然江东可战之军不多,弃祖兵不用绝无可能。如此看来,祖约出任淮南太守之事已成必然。祖氏三万之众,或被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三。传令下去……”
  接下来便是张宾的声音。
  他的中气没有父亲那么足,听起来就没那么清晰了,虎头只隐隐听到“太守”、“治寿春”、“囤积资粮”、“固守待援”等话语。
  略一思索,他大概串起来了:张宾的意思是,淮南太守的治所在寿春,让祖约举城归顺,以待王师。
  只不过,“囤积资粮”何意?难道是寿春周围河道纵横,利于水师,不利步战,所以要提前囤积资粮,不然容易被吴兵截断后路,成为一座孤城?
  虎头越想就越心痒痒,恨不得现在就去参详一番,并在脑海中幻想若他来指挥这一仗,该怎么打。
  “寿春”、“志在必得”、“速速联络”的声音渐渐传来,虎头已经清楚了,司马睿刚刚登基,怕是就要挨当头一棒。
  但这是他自找的。即便这次祖约不反,下次也会有其他人反。
  形势如此,建邺朝廷又是一副七拼八凑的模样,造反太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