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293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625
邵勋也在观察。
渡河的射雕营已从扇形慢慢变成了一个尖锐的箭头,整体阵型转换不是很自然,略有些凌乱,这是他们相互间还不够熟悉造成的。不过底子都很好,骑术、箭术都是一流的,不少人还有最基本的位置感,时而控驭马匹,微调方向,时而放慢或加快马速,都在自发地调整。
拔拔部迎上来的人数略多,兴许是为了保护家人,士气比较高昂,或者说有点绝望的悲壮感。
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
从空中往下看,射雕营的箭头部分突然加速,越众而出,拉出了一条长长的横向线列,兜向拔拔部轻骑侧翼。
箭头本体则牢牢控制着马速,手中弓弦连响,近至百余步后,他们纷纷拔出鞘套中的短兵,一手持盾,一手持械,加速迎了上去。
箭矢乱舞、破空之声连响,拔烈宽厚的大手中抓着几支箭,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发射,一支接一支,弓弦每响一次,必有人应声而倒。
跟在身边的数十轻骑亦娴熟地拈弓搭箭,有人趴在马背上卧射,有人如同卖弄杂耍般来个镫里藏身,躲避迎面而至的箭矢。
与他们交错而过的拔拔部轻骑不断有人被掀翻在地,落入烟尘之中。
士兵素质的差异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双方脱离接触时,拔拔部百余骑中已是半数空马。
拔烈又带着军士们兜向后方。
轻骑散得很开,牢牢控制着距离,双方阵型都有些散乱,渐渐有些交杂,开始比拼骑术、比拼箭术、比拼人马合一的能力。
溪流对岸,横冲营一千骑从浅滩处小心翼翼地通过。
期间有倒霉蛋不慎栽落水中,也有马蹄陷在淤泥之中,动弹不得。除少数人留下来救护他们之外,绝大多数人继续向前,至河对岸稍稍列阵之后,直接开始了冲锋。
如林的马蹄践踏着大地,发出沉闷的响声。
沙尘、草屑乱舞,马槊齐齐放平,数百人瞄准敌军最密集之处,趁着他们与射雕营缠斗的良机,一冲而入。
槊刃轻而易举地捅开了皮裘,将牧人单薄的身体高高挑起。
战马嘶鸣着破入阵中,他们的同类纷纷走避,陷入完全的混乱之中。
“赢得如此轻易。”山包之上,桓温暗暗感慨。
在他的视野中,渡河的横冲营真的是以一种蛮横的姿态,直接冲垮了对面的轻骑兵。
就像是一柄大锤,用力砸在坚实的泥块之上,巨大的冲击之下,泥块四分五裂,散落得不成样。
而在冲散这一股人之后,他们去势不减,掀起漫天烟尘,直接冲向了迎面而来的另一股拔拔部骑兵。
北风劲吹,烟尘之中钻出了一大批空跑的马儿。他们背上的骑士已经不见踪影,马儿茫然地跑了一阵,下意识停住脚步。
桓温的目光追随着横冲营的动向。
烟尘仍在向拔拔部腹地移动,他们不断遇到敌军集结而来的小股烟尘,碰撞之时,人喊马嘶,烟尘如同炸开一般,笼罩整个天地。
尘埃落定之后,往往一片狼藉。
横冲营还在移动,连续击破数股敌人、血染战甲之后,他们直接冲到了敌军车马附近。
拔拔部的老弱妇孺哭喊连天,下意识开始了逃窜。
也是在这个时候,另外一处浅滩涉渡口附近,三千骑次第渡河完毕,与射雕营、横冲营一南一北,两个方向夹击而去。
拔拔部集结了一批人马封堵,但在营地妇孺被袭之后,士气大跌,被一冲而散。
南北两个方向投入了五千骑,直接就将断后的拔拔部数千人击溃了。
老弱妇孺争夺马匹,四散而逃,连家当都不要了。
新军数千骑追在后面,丝毫不放松。
无论男女老幼,被他们追上就惨叫着摔落马下。
箭矢破空乱舞,车厢内、车轮边、小溪畔、草地上横七竖八倒卧着无数尸体,层层叠叠,惨不忍睹。
议郎邵球第一次见到如此血腥的场面,有些瞠目结舌。
这场战斗和他想象中大不一样。
没有兵书上说的各种谋略、各种奇计,简单到令人发指,也残酷到令人发指:先追敌,追上了猛冲猛打,击溃敌人,然后便是一场收不住手的屠杀。
“下山。”身旁响起了邵勋的声音。
邵球连忙跟上。
众人来到土包下方之后,只见传令兵飞快向西奔去。
落雁军一部渡河西进,收拾战场,每每找到一个还活着的俘虏,便直接拷问,令其供出放牧地点,然后派人去抢夺牲畜。
屠杀虽然甚烈,但俘虏其实不少,落雁军将人聚集在一处,派人看守着。
日头西斜之时,追击的横冲营、射雕营等部陆续返回。
邵勋立马于溪畔,手里提着一杆马槊。
“陛下。”诸营军校纷纷下马跪拜。
“还等什么?”邵勋马槊遥指那些满脸惊恐之色的拔拔部俘虏,笑道:“去挑你们的女人、你们的奴隶、你们的财货。”
欢呼声响彻草原。
邵勋马槊高举。
欢呼声立刻停歇了下来。
“你们——”邵勋马槊扫了一圈,将所有人都囊括在内,道:“将世为草原贵人,封官授爵,家族之基自此肇建矣。跟着朕,一点一点积攒你们的财富吧。”
苏忠顺看了邵勋一眼,见他没别的话了,遂大声翻译道:“你们——十营勇士的掌控者,是我天生的仆人,将来要为我统治东到大海,西至金微山,北及林中的广袤土地。作为我的仆人,东边日出之地、西边月落之地上的子民们,无不歌颂传扬你们的名声,你们的家族就此建立,现在去挑选你们的奴隶,好好善待。”
欢呼声再度响起。
七月十八日,邵勋前往东木根山城,帐下各部兵马轮番追击,不断扫荡拔拔部残余势力,以及附近一些没去平城却霜的部落。
一时间,腥风血雨不断,草原迎来了它的劫难,势力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第二十章 山城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雪虽然没下,但严霜却已笼罩于天地之间。
八月初五,清晨空气有些寒冷,仿佛呼吸间都带着点肃杀的意味。
八月了,东木根下的穄子已经接近成熟,不再怕严霜了,但却怕风。
北风带来了远方的消息……
驼铃悠悠,蹄声阵阵,北方的天际边驶来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被邵勋放出去锻炼的亲军凯旋而归,押解着俘虏回到了东木根山。
邵勋看着车队中神情哀戚的俘虏,没有丝毫情绪,转身看向王雀儿,道:“单于府移治东木根山,你觉得如何?”
王雀儿沉吟许久。
“怎么?觉得不安全?”邵勋问道。
“陛下威震大漠,数十年内草原定然顺服无比,单于府治东木根山可也。”王雀儿终于说道:“然数十、上百年之后,诸部定然骚动叛乱,单于府待不住,多半还是要回撤平城。”
邵勋听完笑道:“雀儿你怎么比我还看不开?”
王雀儿不解。
“草原能顺服数十年,朕已然满意。若能安定百年,朕都不知该怎么说,大梁已然大赚。”邵勋说道:“自古未有万世不易之法,若后世子孙躺在朕给他们打下的基业上醉生梦死,那活该亡国。”
王雀儿听得面色微变。
这种话臣子是万万不能说的,甚至有些皇帝也绝口不说这种话,因为觉得不吉利,但今上比较洒脱、看得开,他从不讳言这些事情。
“草原亦有兴衰。”邵勋说道:“以朕观之,草原本应兴起一朝,然为朕扼杀于襁褓之中。此有利有弊,子孙万不能掉以轻心。”
中原王朝有兴衰,草原也有王朝,亦有兴衰。
有些事情,时也,命也。
人力有时穷,你没法算尽所有事情,只能就着当前,完成自己的使命。
王雀儿听到草原王朝兴衰之事,有些新鲜,也有些怀疑。
中原已经有秦、前汉、后汉、魏、晋五朝,并迈入第六朝梁,草原却只有匈奴、鲜卑两朝,后一个还是短命王朝,檀石槐身死国灭。
真的还会有一统草原的王朝兴起吗?如果他们有文字、有更加严密的官制,那这个王朝会比匈奴、鲜卑还要难对付?
他无法想象。
邵勋看了他一眼,道:“你在平城八年了,将诸般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若换个人,兴许早两年代国就乱了,也等不到朕率师北上,抵定大局。过阵子你去成都吧,帮着庾元规把控局面,宁益二州军事你一力领之。”
从苦寒之地的平城换到“温柔乡”成都,对王雀儿而言是一种奖励。
他现在贵有了,富这方面还差一点。去了成都后,都不需要贪污纳贿,合法手段就能搞到不少钱,足以奠定家族富贵基业。
这是君臣之间的默契,王雀儿直接领命应下。
“走,去看看俘获了什么。”邵勋让人牵来了马。
王雀儿看了一眼山下,突然有些怀念。
八年的时光啊。
八年之间,他和鲜卑人斗智斗勇,从一开始的势单力孤,到后来渐渐强势。究其原因,在于红城、武周、高柳三镇二万兵慢慢形成了战斗力,外加对凉城国军、侍卫亲军的影响力日渐加深,五原国军也开始筹建……
俗话说将为兵之胆,其实兵亦是将之胆。
现在这一切要交给其他人了,而他将去蜀中过“好日子”——奉旨过好日子。
这一生的功业,或许将止步于此,没机会了。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从二品使持节都督、食邑二千二百二十户平阳郡公,还想怎样……
******
童千斤等人抵达东木根山下,远远看着天子华盖,情不自禁欢呼起来。
抢到的东西,就等着天子松口给他们分发了。
几乎与他们前后脚,横冲营骑都尉仆固忠臣率部返回,押解了两千余人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