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71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8 字数:3469
见到义兴郡使者时,邵勋特意了解了下周氏近况。
义兴周氏子弟大部罹难,唯周澹(周札长子)、周勰(周玘之子)各有一子在起事前趁夜秘密送往乡下,故侥幸得免。
张硕对周氏没有任何表示,邵勋听完后下令给二人各发还五顷田并周氏老宅,另征辟其做官。
张硕固然心狠,但邵勋也黑得很,两人加起来十顷田而已,外加各一个官位,周氏其他田地、庄客就被朝廷收走了。
新安郡丞黄寻作为上计吏介绍了一下郡内情况,邵勋慰勉有加,令其扎根新安,好好教化蛮夷。
黄寻微微有些失落,因为他听闻历史上有不少上计吏被天子、丞相赏识,留任于京城——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他准备很久了。
吴兴太守钱守遣钱凤之子、郡功曹钱准为上计吏,介绍情况后,当场哭了起来,弄得大家很尴尬。
中书侍郎沈陵微有惭色,他其实是看不惯本家那副嘴脸的,无奈他姓沈。
但这事死无对证,查也查不出什么名堂,再者沈氏功劳也很大,牵制了刘超、赵胤、虞谭不少兵马。于是最后将钱准留在京城,出任刚刚空出来的左金吾卫司马一职,算是补偿钱凤之死了。
不过也有人看不惯钱准。
官位居然是哭出来的,你好意思吗?是男人吗?
送走钱准后,迎来了吴郡主簿苏逸。
邵勋先问了问吴郡战事收尾的细节。山遐、苏峻二部分驻会稽及吴郡,接下来怎么处理这两支部队是个问题。
兵部的建议是连同北府军余部、禁军残部整体编为扬州世兵。
江南诸州还是需要兵的,职业兵不可能,府兵还没开设,未来设不设都不一定,暂时还需要这些旧军弹压地方。
不过军头肯定是要调走的,苏峻马上就要去河北章武郡当太守,山遐也要入朝,剩下的交由张硕慢慢分化瓦解,靠时间来把这些规模总计达数万人的部队消化掉。
问完江南之事后,邵勋便更衣去了。
群臣廊下赐宴,其他上计吏将贡品交予鸿胪寺,后面分批召见,却不在正旦朝会这天了。
******
邵勋在观风殿赐宴,皇后庾文君则在甘露殿赐宴。
午后,诸葛恢之妻孔氏得到特许,在尚宫程氏的引领下,来到了女儿所居之所。
石氏居住的小院舍内,正有人进进出出,给她搬来了许多日常用度之物。
见得孔氏后,石氏便没出门。
事实上她现在没什么心情出门,终日手捂着小腹,仿佛一不留神就有什么东西要钻出来一样。
洗沐之后,往往低头看小腹有无变化。
其实现在才一个多月,根本看不出来,但石氏疑神疑鬼,总觉得腹中孩儿越长越大,马上就要显怀了。
最可气的是,她已经怀孕了。天子许诺要册封她为嫔妃,但至今未见册文,且还住在这个地方,没让她搬走,仅有的好处是不用干活了。
应氏现在干半天活,剩下半天来照料她。
小姑娘可能有了点情绪,虽然没说什么,但心事重重,经常走神。
石贵嫔怀孕后,天子就没来过,她也没有见到天子的机会……
石氏看出了她的心思,于是和钱准一样,施展哭字大法,骗得应氏与她抱头痛哭,些许情绪也不翼而飞了。
孔氏没注意石氏、应氏二人,来到女儿的居所后,看看围着院子的矮墙,再看看屋内简陋的陈设,眼圈红了。
“阿姐!”二妹诸葛文豹心疼地看着形单形只的姐姐,说道。
诸葛文彪摸了摸二妹的头,笑道:“快要和阿姐一般高了。”
诸葛文豹把脑袋躲开,好像有些生气的模样,道:“阿姐。”
说完,又压低了声音,道:“他对你好不好?”
诸葛文彪手一滞,慢慢收回,淡然道:“什么好不好的?阿姐是女官,教宫人书算众艺,除此之外,本来就没人在意。”
孔氏微微皱眉。
作为母亲,如何不知道女儿的性子?她其实是非常矛盾的一个人……
“阿姐你太苦了。”诸葛文豹又道:“这么冷的天,只有这件绵衣么?宫中不发皮裘御寒?”
“没有。”诸葛文彪微笑着摇了摇头。
“那不是皮裘么?为何不穿?”诸葛文豹眼尖,伸手一指角落里的衣柜,惊讶道。
诸葛文彪看都没看,只道:“不合身。”
孔氏走了过去,轻轻捻起一角,道:“这是沙狐皮。听闻产于拓跋鲜卑地界,多进贡洛阳了,流入的江南的很少。”
说到这里,她若有所悟,遂叹息一声,不再多说。
“二妹今年十七了吧?该嫁人了。”诸葛文彪脸上又堆起笑容。
孔氏闻言,面露忧色。
诸葛文彪一怔,道:“怎么了?”
孔氏叹了口气,道:“你父面见天子,谈及家人,听闻你们姐妹三个取名彪、豹、熊,遂大笑,要见见文豹。”
诸葛文彪抿着嘴唇,没说什么。
别看位至中书,其实还是降人罢了,朝中眼红他们家甚至暗中使坏的不知有多少。
她的眼神看向门外,清幽无比。
那里有一个院舍,住着某位一直躲着她的妇人。
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呢?都在自欺欺人罢了。
“天子既然不要阿姐,这边改元大赦,为什么不让阿姐回家呢。唉。”诸葛文豹还在那轻声抱怨。
诸葛文彪突然有点想哭,但她忍住了,只上前轻轻抱了抱妹妹,道:“阿姐一个人也挺好的,只要家里无事就行。这些日子,阿姐见多了在宫中做事的罪人,有的以前还认识。”
诸葛文豹仿佛听出了姐姐话语中的沉重,微微点了点头。
许是为了活跃气氛,诸葛文豹突然说道:“阿姐你知道那个江思玄么?”
诸葛文彪一愣,点了点头。
诸葛文豹说道:“他和陆晔竟然被算作归正之人了,明明那天是被软禁来着。我还去送了一下茶水,偷偷瞧了一眼,他们其实不愿降的。江思玄去蜀地任犍为太守了,他孩子都两个了。”
诸葛文彪笑了笑,对这个名字似乎并不在意。
母女三人又说了会话,直到程氏过来催促后,才依依不舍地出宫了。
天渐渐暗了下来。
贞明元年(334)的第一天,就这样在众人各异的心情中,悄然离去。
第九十七章 正月调整
正月十五上元节,邵勋又在观风殿偏厅内举办小宴,招待外地入京的大员。
“泰真牙痛否?”邵勋瞧了瞧一别多年的温峤,关心道。
“谢陛下关心,好多了。”温峤回道。
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过去几年有多痛苦。
先按照天子传授的方法,每日用盐水清洗,有用,但没大用。
后来忍不了了,找人挫牙,但刚开了个头,又受不了了,赶紧终止。
随后继续忍,实在忍不住后,有一天突然感觉疼痛好像减轻了,差点喜极而泣。
牙疼起来,真的要命啊,若非天子找隐世高人为他算命,拔牙必死的话,他可能已经忍不住这么做了。
邵勋听了极为高兴,道:“有泰真在,朕高枕无忧矣。”
别管这是真高兴还是演的,姿态是做足了,温峤也有些感动,立刻说道:“若无陛下简拔,臣安能至此。”
说罢,端起酒杯,准备一饮而尽。
邵勋连忙压住他的手臂,道:“泰真牙疾并未痊愈,饮些清水便是。待疾愈后,复与朕痛饮。”
说罢,让宫人准备温水。
“泰真在秦州刺史任上七年了吧?”邵勋问道。
“刚满七年。”
“七年了。”邵勋感慨道:“换别人当秦州刺史,怕是三年就已部落离叛,满境烽烟。泰真是有真本事的,国之西陲全赖卿了。然河陇只是粗安——”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
温峤若有所悟。
在座的还有同从河陇回京述职的靳准(河州都督)、靳康(桑城镇将)、辛晏(河州刺史)等七八人。
很明显,天子要对陇右地区做调整了。
这些人里面,靳准、辛晏算是方伯一类人的人物。
靳准是都督,驻西平,核心是靳部匈奴,外加刘汉灭亡后吞并的部分散落氏族,后来天子又赦免了一部分刘汉禁军及其家人西迁,还从中原招募了一批府兵余丁,实力不容小视。
尤其是过去这么些年了,靳准以本部落为老底子,或武力镇压,或恩义结之,或钱财相诱,基本已经把原本略显杂乱的部队梳理清楚了,俨然西平郡最大的势力,且在与吐谷浑鲜卑的小规模边境战争中锻炼了部队,今非昔比。
辛晏是河州刺史,向镇枹罕,基本盘是枹罕营数千营兵,也是有相当战斗力的。
靳康则在陇西,手下有数千镇兵。
草壁镇将靳明亦有数千兵,只不过其位于雍州,没来罢了。
把这三大军头喊了过来,目的不言而喻。
果然,邵勋很快说话了:“陇右还得有知根知底的重臣镇守,泰真——”
此言一出,温峤还没说话,辛晏、靳准却脸色一变。
温峤用眼角余光瞟了他俩一眼,作揖道:“陛下有令,臣万死不辞。”
“善。”邵勋笑道。
笑完,看向辛晏,道:“公明在河州刺史任上亦有数年了,可谓劳苦功高。枹罕苦寒之地,实在委屈卿了。诸葛道明已然入京,卿可为荆州刺史。襄阳繁华之地,定能一慰卿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