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89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09      字数:3262
  说罢,带着一众儿子离开。
  “念柳,你觉得将来有多少士族愿意钻研道理?”邵勋一边走,一边问道。
  “百中无一。”邵勖说道。
  “不至于此。”邵勋笑道。
  没有他的时候,也有人在搞这方面的研究,只不过不得其法,出成果的就寥寥几人。
  他也不高估自己的劝导能力,但在基数这么低的情况下,人数翻个几倍轻轻松松,甚至更多。
  而这些人全是靠自费搞研究,没有人亡政息的忧虑,更该担心的是这个人死后他的子孙对这方面没兴趣,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人不应该要求更多。
  邵勋之前对龚壮说他家每年收粮数十万斛,但龚氏那种是介于部落与士族之间的奇怪阶段,即蛮夷酋长汉化了,但下层汉化程度不够,对龚氏来说,这些钱粮不全是他的,真正能用的有多少很难说。
  所以他又摸了摸底,发现如果把庄园当做一家公司的话,艹,毛利率还挺高,归母净利润也不少,怪不得都喜欢搞这个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资金”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邵勋嘱咐他们“量力而行”,已经很体贴了。
  “十一郎,你也说说,异日江南会如何?”邵勋看向汉王邵渥,用鼓励的语气说道。
  “阿爷,我……”邵渥低着头。
  “嗯?”邵勋仔细看了儿子一眼,道:“你是我的种,怎一点豪勇之气都没有?抬起头来。”
  “十一弟,你读书时不是很聪慧的么?”赵王邵勖笑道:“连教授都夸赞你呢,射箭也比我准。三兄可羡慕了。”
  “真的?”邵渥看向邵勖。
  “自然是真的。”邵勖笑道。
  邵渥有些高兴,抬头看向邵勋,道:“阿爷,我觉得异日江南还是经营庄园的人居多,有一小部分人出于阿爷劝导,会穷究道理。另外……另外……可能还有货殖发家的。”
  “你觉得这样好么?”邵勋问道。
  邵渥有些迟疑,最后用略带些孺慕的目光看向邵勋,道:“阿爷,我还不懂,以后能不能教我。阿爷驱逐胡虏,一统河山,这般丰功伟业,无人能及。阿爷做得肯定是对的。”
  邵勋被这话逗乐了,也挺高兴。
  十一郎是神龟六年(322)腊月出生的,真算周岁的话也就十一岁半,虚岁则十三,其实还是个孩子。
  被孩子真心实意地拍马屁,邵勋很受用。
  如果是太子或长子、次子拍马屁,邵勋则觉得他们别有所图。
  “好,以后教你。”邵勋大手一挥,高兴道。
  邵渥也浮现出高兴的神色,下意识走近两步,离得邵勋更近了。
  邵雍、邵厚、邵珂、邵恭“闲散王公”四人组落在最后面,偶尔互相对视一眼。
  父亲在家中的时候不多,哪晓得许多事?
  十一弟最亲厚的可不是他六兄。
  他俩之间关系谈不上差,但也绝对称不上好。
  六郎和十一郎之间,皇后终究还是没能一碗水端平。
  当然,这一点或许父亲已经知道了。
  “你等先回去吧。”邵勋突然停下脚步,挥手道。
  “是。”众人纷纷行礼。
  邵渥看着父亲的背影,迟疑了一下,很快被老三拉走了。
  待儿子们走后,邵勋又往前走了一段,然后吩咐了童千斤一句。
  童千斤会意离开,邵勋则推开了院门。
  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
  石氏怀孕后有了点优待,独门独户居住,应氏也不用干活了,专门照顾她。
  见到邵勋来后,应氏立刻行礼,眼神有些幽怨。
  “陛下。”石氏吃力地从胡床上起身。
  “赶紧坐下。”邵勋立刻上前,搀扶着石氏坐下。
  怀孕六个月了,肚子挺得老高,起立都不容易。
  “陛下。”院外响起了声音。
  石氏、应氏对视一眼,都有些疑惑,更有些似曾相识之感。
  “进来吧。”邵勋说道。
  亲兵将院门打开,放了一人入内,然后又关上院门。
  “以后你就住这了,方便照顾——石贵嫔。”邵勋看着来人,说道。
  石氏脸一下子烧得火辣辣的。
  她吃惊地看着来人,赫然是王简姬。
  与会稽王的婚事定下后,石氏还在不同场合见过她几次。
  犹记得一次她主持游园,来了不少女眷,她对王简姬怎么说来着?
  “这朵新开的兰花,晨露未晞时最是娇嫩,正如尔初掌王府之时节。尔既入我司马氏之门,当知簪缨世族之妇,不独以容止为美。昔班昭作《女诫》七篇,言‘清闲贞静,守节整齐’,此乃女子立身之本……”
  想起这事,石氏就觉没脸见王简姬。
  王简姬似乎也想到了这件事。
  在她记忆中,石贵嫔当初说这话时,手里握着书卷,眸子带着三分寒潭水色,锦衣裁得比旁人紧半分,显露出美好的身段,肩线又始终绷得笔直,仿佛经年累月淬炼出的威仪。
  衣领卡在喉骨下方三寸处,严整无比。
  说话声调像用尺子量过,每句话尾音都落在羽调与宫调之间固定的位置……
  当时她好羡慕,觉得自己若是执掌会稽王府二十年后,能达到石贵嫔那庄重、贞静的气度,便已是侥天之幸。
  她之前听说石贵嫔被俘虏了,当时有些惊讶,本以为石贵嫔会死节。但也没多想,以为石贵嫔身处掖庭之中,一边干着繁重的活计,一边出淤泥而不染,仍然气度万千。
  只是——
  眼前的石贵嫔穿着葛布凉衫,裸露出大片肌肤,显然不太庄重。
  小腹高高隆起,已然身怀六甲。
  这几乎颠覆了小姑娘的认知。
  还有应氏,她出身书香门第,曾与她谈论过妇德,提到“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贞静清闲,行己有耻”。
  “啪!”邵勋拍了拍应氏浑圆的大臀,道:“随我来。”
  说罢,牵着应氏的手要去里间。
  应氏微有乞求之意,眼中渐渐蓄满泪水。
  邵勋看着她的眼睛,道:“罢了,朕居然因为你心软了。”
  应氏破涕为笑,然后又羞赧地看了眼王简姬。
  “以后再服侍朕吧。”邵勋说道。
  应氏脸一红,微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照顾姑氏乃你二人应有之义,勿要懈怠。”邵勋说完之后,便心情愉悦地离开了。
  石、应、王三女对视一眼,尽皆难堪地低下了头,院中一时间寂静无比。
  第一百一十三章 眼中的江州
  老槐树上刺耳的蝉鸣打破了寂静。
  恰在此时,又有宫人送来夏天所需的诸般物事,三人遂回过神来,开始没话找话。
  “这是蕉葛衫吧?”应氏拿起一件已经做好的凉衫,有些不自然。
  这衫用的丝线也太少了。本身就薄透,再穿成这样,肉色若隐若现,简直比不穿还要诱人,她是绝对不敢在外面穿的。
  “先吃饭吧。”石氏突然说道。
  方才宫人们同样带来了晚膳。应氏闻言,放下蕉葛衫,前去打开食盒,将餐食一一放在院中的石桌上。
  天热得比较早,在院中吃饭更舒适一些。
  王氏也反应了过来,仿佛做慢动作一样挪到石桌前,慢慢坐下。
  桌上除了几样小菜之外,就只有奶糜,她定住了。
  “小奴,你生于吴地,竟不识汝父汝祖常食之物?”石氏被应氏搀扶着,慢慢坐了过来,说道。
  声音不大,但隐隐含着责备之意。
  王简姬有些懵,这也能怪我吗?父祖是太原人,但她不是啊。
  父祖渡江之后也改了饮食习惯,故她从小就没吃过这些,如何适应?
  见小姑娘那样子,石氏脸上慢慢浮现出几丝凄然,让王简姬看得一愣一愣的,应氏则低下了头。
  “我虽少时食过,然渡江之后,二十余年中甚少食此物。”石氏落下几滴眼泪,道:“初来之时,见得梁人用会稽青瓷盏盛放此糜,房中陈设亦多江南旧物,不觉凄然。彼时羞愤欲死……”
  说完,擦了擦眼泪。
  王简姬眼圈红了,仿佛想到了之前如同噩梦般的变故。
  “忽有一日,见得许多衣冠君子在服劳役,苦不堪言,便想为他们做点什么。”石氏又道:“若能说服梁帝大赦彼辈,我之名节又算得了什么?世人骂就骂吧,我本就该死,若能救得更多人脱离苦海,就算骂的人再多十倍,又能如何?反正我委身事敌,早就没脸了。”
  “石贵嫔……”十四岁的王简姬感情丰富,眼泪啪啪地往下掉。
  在这一刻,她终于理解石贵嫔的凄然、无奈和伟大了。
  “露芷之父本在少府抄写。白天抄,晚上抄,抄到深夜,日日如此,笔都写秃了一箩筐。心力交瘁,几欲轻生。”石氏轻叹一声,道:“我想着本就已经失身,没脸没皮了,于是劝天子赦免应公,侥幸得允,至江州为官。”
  应氏闻言,感激地看了石贵嫔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