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535节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10      字数:3948
  就在前天,吐谷浑鲜卑首领慕容叶延遣使至姑臧,自言已扣留了秃发推斤,请求内附。
  天子许之,令其征发丁壮,出牛羊粮草若干,转运至张掖,并搜捕石虎及其亲随,槛送长安。
  慕容叶延答应了。但即便如此,天子并不信任他们,只是暂时将兵锋从其身上挪开了而已,未来如何还不好说。
  另外,三千人沿着沙漠边缘前进,一路上的风险其实也不小。出鄯善之后,他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于阗国,人家是什么态度很难讲。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三千人而已!大半还不是自己的兵,就算全军覆没又如何?这一路就是偏师,成固足喜,不成也无妨。
  支法并不清楚中路军、北路军的存在,他只是隐隐有所猜测。但无所谓了,带好路之后,还怕将来没好处?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他们崛起的良机啊。
  ******
  四月二十五日前后,马邑公主、巴公相继成婚,在长安引起了一阵轰动。
  五月初一,与父母、弟妹告别之后,邵勖离开了长安,一路疾进,于五月中返回了灵洲。
  曾在阴山整训的诸部人马早就移师凉州,并往敦煌方向挺进。
  灵洲城外,牛羊马驼在牧人的驱使下,浩浩荡荡西进。
  算上今年上半年转运的资粮,三年时间内,高昌前线已然囤积了约二百万斛粮豆,敦煌亦有百余万斛。虽说当地气候干燥,但再不发兵的话,这些粮食就要慢慢朽坏了。
  随着激昂的鼓声响起,五千王府护军在黄河西岸慢慢集结起来。
  邵勖穿着一袭红袍,居高临下,俯瞰着严整的军阵。
  他的军队很年轻,绝大部分是单身汉,成婚的还不到一千五百人。将来之藩后,还得想办法搬取他们的家人,以及给单身汉配婚,不然心定不下来的。
  高台之下,军官们口令声四起,数千军士鱼贯而出,排着四列纵队,缓缓前进。
  纵队中间,则是一辆辆马车以及各色役畜,满载资粮。
  高台之上,赵王府的妻妾儿女们亦在送行。
  王妃沈氏、夫人慕容氏、薛氏、阴氏以及九岁的王世子邵攸都到场了。
  邵勖看了他们一眼,挤出些笑容,道:“用不了多久的,明年初定然回返。”
  沈氏一贯有些害羞,但在这个时刻,她忍不住说道:“夫君,我就在这等你回来,不管多久。”
  “不,你们去长安。下个月我就不是朔州刺史了,这个宅院要让出来。”邵勖摇头道:“去了那边,多见见我娘亲。”
  沈氏欲言又止,最终点了点头。
  邵勖也有些欲言又止,因为父亲为他新寻了四房夫人。
  一曰卫氏,乃河东卫氏女;一曰周氏,乃义兴周氏族女;一曰罗氏,乃水师将领罗恒的小女儿,板楯蛮出身;一曰崔氏,乃博陵崔氏女。
  他有些不好意思,因为远赴西域,注定要苦了这些女人了,另外也有点不好意思面对王妃沈氏,虽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但就是不好意思。
  罢了,她们去到长安就知道了,他不在场,也免去一场尴尬。
  “殿下。”慕容运踩着台阶,气喘吁吁地走了上来,躬身行礼道:“该出发了。”
  说话之时,偷偷瞄了眼女儿,又看了看女儿身旁的薛氏。
  此女已然身怀六甲,娘家又有强兵劲卒,在赵王府中说话的声音很大,今后得注意了。
  他刚刚被任命为高昌郡丞兼交河县令,此番要一起西行,将来肯定也要定居高昌了。
  本着未雨绸缪的精神,慕容运已经观察起了王府的方方面面,为将来谋算。
  只可惜吐伏那臭小子不晓事。身为王府舍人,又得赵王喜爱,居然不帮他,这可真是,唉!
  “这就——”邵勖最后看了一眼灵洲城,叹道:“出发吧。”
  长河之畔,“高昌行营招讨副使邵”的大旗高高飘扬,直指西方,义无反顾。
  ******
  赵王邵勖出发的同时,邵勋已经来到蓝田县境内巡视。
  五月初四,关西转运使庾亮紧赶慢赶,终于赶回了长安,然后又马不停蹄,径直来到南山脚下,请求入觐。
  “元规,吃些樱桃。”邵勋笑着招呼道。
  “谢陛下,谢……皇后。”庾亮看着亲自给他端来樱桃的庾文君,行礼道。
  “兄长快坐下。”庾文君催促道:“蓝田龙骧府军士家种的,很好吃。”
  庾亮应了一声。
  其实他现在听到“龙骧府”三字就有些头疼。
  此番西行送粮,他还担负着一项“支线任务”,即在陇西郡内给新设的通渭(今漳县)龙骧府输送粮食、耕牛、农具。
  此地原本是乞伏鲜卑的牧地,而今被置换了。天子赏赐了一部分秃发鲜卑的牧场,让乞伏鲜卑将此地让出来,安置府兵。
  还是老规矩,在左羽林卫、左长直卫府兵余丁及禁军子弟中招募千二百人,并配属秃发鲜卑的附庸氐羌部落俘虏为部曲,与枹罕营、桑城镇互为犄角,镇守陇西郡西部。
  庾亮不太喜欢这种活计,不过还是捏着鼻子干了,连故意拖延都没敢。
  邵勋没有问他通渭龙骧府的事情,只说道:“元规还不可懈怠。六七月间,须得继续输送资粮,直至西域收复为止。”
  “臣遵旨。”庾亮应道。
  “依你看,此番西征胜算如何?”邵勋问道。
  “臣至姑臧时,看到府兵、禁兵齐集,军威雄壮,士气高昂,出征定然大胜。”庾亮回道。
  邵勋微微颔首。
  所谓府兵主要是左右骁骑卫八百人、左右飞龙卫一千六百人、右羽林卫八百人、左长直卫八百人,总计四千步骑。
  禁军指的是银枪中营、黑矟左营一万二千人,以及落雁军、幽州突骑督一万二千骑,外加赵王府五千人马,总三万三千兵,这便是高昌行营的全部经制之军了。
  板楯蛮弩士三千、蛮獠刀盾手三千,外加凉、河、沙、朔四州豪强、部落劲卒二万余人,主要充当后勤保障的角色,即押运粮草、器械。
  三万大军攻破敌人城池后,他们还要充当占领军,弹压地方。必要的话,甚至要参加一线战斗,不可能一直在后方搞运输。
  北路军还没正式出动。
  这一路由单于府左司马郑隆为主帅。在邵慎丁艰后,他本来有机会竞争大都护,但终究履历、资历都不如银枪左营督蒋恪,与此职失之交臂。现在得到了立功的机会,就看他能否把握住了。
  这一路以“杂兵”为主,除了单于、安北、卑移三府各自抽调的射雕、决胜、玄甲三营外,其余都来自属国或仆从国,总二万骑,行军速度应该会比高昌行营快不少。
  目前他们还在整训,等牧草再长一长,大概要六月才会正式出动。
  邵勋并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到这上面,问过庾亮后,他便谈起了另一件事:“元规,收复西域后,该如何治理?”
  庾亮回道:“如汉魏旧制即可。”
  “具体说说。”
  “西域城邦林立,土人风俗与中原大不一样。”庾亮说道:“而今国朝初定,连朔、秦、河、凉、沙五州的胡人都没料理干净,乞伏鲜卑、吐谷浑鲜卑亦在,实在鞭长莫及,不如羁縻之,令各国定期上贡,遣质子入侍即可。”
  “高昌及车师后部呢?”邵勋问道。
  庾亮几乎不假思索道:“臣请以赵王领之。”
  邵勋看了庾亮一眼,展颜笑道:“元规此策甚妙。回去写一份奏疏上来,付政事堂商讨。”
  “是。”庾亮低下了头,暗松一口气。
  全忠你是越来越不好伺候了。
  第五十三章 沙漠
  五月底,祁连山左近突然刮起了风沙。
  沙子是从北边吹来的,十分猛烈。太阳还挂在天上呢,就搞得一派昏天黑地的感觉。
  正在出巡的何伦刚刚咒骂两声,就觉一阵心悸,然后捂着胸口,似要栽下马来。
  亲随见了,慌忙将他扶住,架到路旁一棵柳树下。
  何伦瞪着眼睛,缓了许久,才长出一口气,就是脸色已经比纸还白。
  他心下有些凄凉。老了,躲过了这次,怕是躲不过下一次了。
  他是武人出身,身体底子其实很好,只不过最近二十年不太注意,胡吃海塞,纵情声色,慢慢垮了。
  其实以他的性情来说,死不死的已经无所谓了,这辈子什么没享受过?但终究有些遗憾,如果能再挺一年,听到西域收复的消息,那就完美了,尤其是他最杰出的儿子何奋还率军随征了——陆泽镇罢废后,何奋出任安北都护府从事中郎兼沃野镇镇将。
  风沙越来越大,驿道上的骆驼尽皆跪倒在地。
  亲随们扶着何伦,牵着马,很快来到了一个村落之中暂歇。
  院中布满了躲避风沙的军士,见到何伦纷纷行礼。
  何伦摆了摆手,进屋后坐了下来。
  他的额头上满是汗水,浑身几乎都湿透了,喝了一口水后,吩咐道:“存在牧监的牛羊该杀就杀,马上又有新的送来了。制成肉脯后赶紧送到前方去,比粮谷顶饿。”
  “有些部族既被括马,又被征发人丁,日子艰难。姑臧城中似还有一些绢帛,先代赏出去吧,稳住人心,等朝廷赏赐运抵后再平账。”
  “本还想等几个月再举荐州中贤才,怕是没机会了。我口述一下,你等记下,北宫洪徽、辛翔、索乾、沮渠宗经、彭宁……”
  有随从文吏取出笔墨纸砚,飞快书写,写完后又给何伦看了一遍,见他点头后方才用印。
  “勿要知会我儿。”何伦又喝了口水,脸色好看了一些后,方道:“府中未生育的姬妾,年三十以下的发给钱财遣散吧,许其自择夫婿。罢了,此事你等记着就行,还是回去后亲自处分。”
  说到这里,他发现随从们脸色都不是很好看,便挤出几丝笑容,道:“何必如此?我自会一一安排你等出路。至于我,哈哈,生死有命。这辈子水陆珍馐尝了个遍,各色美姬玩了个遍,就连伪帝宫妃和西域胡种妇人都睡过,家财也置办了不少,儿孙满堂,复有何恨?”
  众人见主公说得洒脱,神色慢慢好转。
  “别误了正事,西征要紧。”何伦又道:“我这身子骨,怕是办不了事了,不过有你等在,衙署还能运转。就这样吧,诸君勉之。”
  幕僚亲随们齐声应下了。
  “笔墨纸砚拿过来,我要给天子写封信……”何伦又道。
  ******
  姑臧到敦煌有多远呢?一千七百里。
  距长安又有多远呢?三千七百里。
  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距离,即便大梁朝定都长安,抵达西边最后一个堪称有点规模的城市敦煌也要走三四千里,且河西走廊那一段十分狭窄、逼仄,很容易被人截断。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