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589节
作者:
孤独麦客 更新:2025-09-10 12:10 字数:3820
“练。”邵勋立刻说道:“真以为我拉不开硬弓了?去年是让着那群兔崽子。”
羊献容掩嘴一笑,道:“你和他们争什么呢?又或者想做给谁看。方才还问宜男,可你多久没来找她了?终日在诸葛姐妹身上流连。”
邵勋笑着起身,道:“走吧,回丽春台。以后就住那了。”
羊献容起身相伴。
彼时夕阳西下,红霞满天。
邵勋抬起头看了许久,笑道:“不意晚霞亦如此绚烂。”
“你方才没注意到么?”羊献容问道。
邵勋抚了抚羊献容的脸,道:“需要你提醒。”
羊献容冷笑一声,扭过了头去。
“其实——”邵勋轻声说道。
羊献容耳朵竖了起来。
“其实我真是太白星精下凡。”邵勋哈哈一笑,道。
羊献容愣了一下。
邵勋开玩笑道:“其实得道飞升之士居于西天,诞下子嗣后,很多并无天赋,故只能如凡人一般男耕女织,我就是那个凡人啊。”
说罢,飘然远去。
******
六月下旬的时候,邵勋在丽春台接见了楚王府文学郦怀。
“昔年王府动荡,辞官者不在少数,卿仍不离不弃,何也?”邵勋手里掂着一枚果子,缓缓出声问道。
“忠臣不事二主。”郦怀答道。
邵勋沉吟片刻,道:“姑且算是这个理由吧。”
说完,他转身坐了下来,道:“说吧,何事?”
“大王前阵子自犍为南下,遍历诸郡。其间颇多阳奉阴违者,故请益兵二千。”郦怀侃侃而谈:“蛮人素来畏威而不怀德,不行天诛之事,恐难服从。”
邵勋先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问道:“吾儿将这些兵士安顿于何处?可是万寿县(今瓮安附近)?”
“暂未至万寿。”郦怀答道:“正打算于三谈之地找寻田土,分给兵士。但土地不相连,恐要用些手段。”
所谓“三谈之地”,指的是谈指、谈乐、广谈三县。其中,谈指、广谈前代就有,分别位于今罗甸、紫云、册亨一线,以及贵阳、安顺、普定,县域面积都比较大。
谈乐县是大梁朝新设的,大致位于今镇宁及六盘水部分地区。
而牂牁郡的治所又在东面的万寿(瓮安),管理起来委实不便。
邵勋听闻之后,暗道獾郎也不是没有眼光。修路间隙,竟然注意到了三谈之地——其实还有一个夹在中间的夜郎县(今关岭、普安一带)——看来他把握到了牂牁的关键所在。
“两千兵而已,不难招募。”邵勋说道:“修路之时,牂牁蛮可算恭顺?”
“还算恭顺,当地蛮丁多服诸葛武侯。”郦怀回道:“甚至有那愚昧之辈,还问武侯是否健在。”
说到这里,他有些唏嘘。
这么多年过去了,毅然决然“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诸葛亮的大名依旧在土人中间传唱着——当然,还有东路军统帅马忠的名讳。
这个遗泽,还能吃多久呢——和西域一样,曾经被驯养的野兽一步步划向重新野化的深渊。
“好,朕同意了。钱粮器械由兵部、少府出,人员你等自行招募。”邵勋说道:“务必要小心啊。”
“遵命。”郦怀大喜。
邵勋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问道:“卿至朱提、牂牁,可能适应?”
郦怀想了想,道:“臣至牂牁时,初还好,并无异状。可有一日却突然病倒,躺了好几天才好转过来。”郦怀说道:“后至三谈巡视,但见高处天气凉爽,住着颇为舒服。唯春日早晚有些阴冷,需得点火盆驱寒。”
他没敢说楚王其实也病过一次。南下以来似乎铆着一股劲的他终于也坚持不住,浑身无力,额头发烫,两天后才稍稍恢复。
北人去那边,真是拿命拼。以后若正式封建了,一定得将王都建于相对凉爽的高处,不然真的难受。
“卿也不容易。”邵勋感慨了一声,道:“就这么办吧。让我儿勿要多想,把路修好了,把威望建立起来,比什么都重要。”
郦怀应了声是。
片刻之后,见邵勋没话说了,便告辞离去。
邵勋坐回案几后,将郦怀的奏疏抽了出来,再度看了一遍。
四位平章政事都已经附上批注,基本一致通过,但态度又有微妙的差异。
梁芬建议“就地募勇”,即于牂柯境内招募熟习水土之夷汉壮勇,其粮饷由益州支给。
王雀儿认为可招募府兵余丁,并增拨钱帛、农具、医药,助楚王抚慰夷夏。
温峤认为可赐少府园户两千,“令其携家眷徙牂柯屯戍,既可充亲卫,亦实边陲。”
王丰觉得可以囚犯充军,举家发往牂柯,同时“遣良吏、输盐铁、通互市,结好谢、赵诸姓,夷夏归心,何忧不治?”
基本上都代表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但最终决定还得邵勋来下。
邵勋没有犹豫,他的办法是多管齐下,即府兵余丁、禁军子弟、少府园户、三巴蛮兵乃至牂柯土人都是可以招募的对象,以两千为限额,完成便是了。
反正蜀中的钱粮是真的很难用到外地,路上耗费极大。考虑到自李成灭亡之后,蜀地已经承平很多年了,税粮堆积如山——至少账面上是这样没错——不用在此处等着发霉变烂呢?
钱粮没有问题,真正花费时日和精力的是募兵。
若是唐代就好了,武夫们只要给钱粮赏赐,哪都去。黔中道就被河南蔡州兵控制,人家根本不觉得远。
可惜这会的风气不一样。
邵勋叹了口气,合上奏疏后置于一边,待会自有官员取走送往中书,然后给郦怀一个临时使职,让他可以名正言顺募兵。
做完这一切后,他离开了丽春台,自往翠微堂而去。
第一百一十四章 躺平的生活(下)
翠微堂西南边是迎秋院,本是王景风、王惠风的居所,而今空着,并没有安排人。
东南方是和风院,原本是乐岚姬和卢熏的住处,这次分给了诸葛姐妹,乐岚姬则主动要求与裴灵雁一起住在翠微堂。
所以,当邵勋踏进翠微堂前院时,看到的便是裴、乐二人。她俩正坐在院中谈论着刚开的花朵,看那兴致勃勃的样子,精神状态确实不错。
看到邵勋前来后,两人都站了起来。
宫人们也很有眼色,照例准备起了茶水。
“还是汴梁住着舒服。”邵勋坐到了胡床上,说道:“洛阳宫殿,总觉得不够亮堂,有些阴冷。”
“毕竟是前代传下来的,妾也觉得住得不舒服。”乐岚姬说道:“还不如邺城宫阙。”
乐岚姬所说可能更多是心理因素,因为邺城宫阙是曹操修建的,年头也不短。
洛阳宫殿说是汉时传下来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汉末大乱时早就七零八落了,真正大修要到魏文帝、魏明帝时代了,其实比邺城年头短。
但这些都比不上汴梁宫阙。
作为大梁朝难得的水景宫殿群,汴梁宫各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并且按照邵勋的喜好进行过改造。
他一直秉持着一个观点,搞工程要趁早,开国时能搞就搞。开国初期搞不了,以后再搞的话,那成本会吓死你,别说新建宫殿了,光大修一下就要让国库抖三抖。
邵勋修缮了洛阳宫,新建了汴梁宫,已然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产。
蜀中蒙顶茶端上来后,邵勋轻嗅了一下香味,啜饮两口。
“现在做蒙顶茶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裴灵雁坐了下来,道:“想当年还只有景福公主一人在贩卖此茶,而今贩此茶者不下二十人,行销大半个天下。”
“这股风还是我带起来的呢。”邵勋笑道:“看样子再过十年、二十年,朝廷便可收榷茶钱了。”
“是啊,饮茶之风已刮到平州胡部之中。”乐岚姬也坐了下来,轻声说道:“前番金刀贩了一些义兴茶至乐浪,当地都有人买。”
邵勋看了眼乐岚姬,后者正含笑看着他。
邵勋嘿嘿一笑,道:“金刀确实努力。与其说是在当平州刺史,不如说是乐浪、带方二郡的太守。”
其实金刀最近还纳了一房夫人,即出身乐浪的王氏。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刘、小刘二人也知道与地头蛇搞好关系多么重要,在这件事上也不敢耍脾气,只是有些担心世子地位不保,将来横生波折。
不过邵勋倒觉得问题不大,盖因王世子邵敦已经十二岁了,二刘为金刀生了三子二女,地位相当稳固。与乐浪王氏联姻,只不过是为了安地头蛇之心罢了。
“也该下旨了吧?”乐岚姬又看向邵勋,问道。
邵勋沉吟片刻,道:“明年吧。今年还需为高昌那边收尾,山后北庭郡的局势有些不稳,再看看。待高昌国彻底站稳脚跟后,再行下诏不迟。”
高昌国三郡目前正处于“吃撑”了的阶段。
去年一口气买回去几千人,大部分安置到了北庭郡,随即疏浚河道、开挖井渠、平整田地,忙得不亦乐乎。
高昌国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粮食不足。所以他们今年也没怎么买人,只是在中原采购高价值的商品,转售给西域胡商换取利润罢了。
真正解决粮食问题,邵勋估摸着怎么也得到明年秋收,运气不好的话得后年。
可一旦解决了粮食问题,高昌三郡就度过了阶段性难关,再花一两年稳固一下的话,将来是可以作为北疆定海神针存在的。
“念柳最近写信给你了吗?”邵勋看向裴灵雁,问道。
“写了。”裴灵雁点了点头,说道:“他提及去岁收得正赋科敛不下十万银钱,为此还赠了一万文给西域都护府。”
“哦?什么时候?”邵勋惊讶道。
“最近一封信,你要看就看吧,在里间。”裴灵雁说道。
邵勋唔了一声,道:“念柳会做人。他靠商道赚钱,但若无龟兹军镇的存在,却也不是易事。”
裴灵雁又给邵勋添了些茶水,并不说话。
邵勋也没什么话说了。
他来此地,只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甚至自己都没有深刻剖析过原因,就是觉得想过来看看。现在看到了,心一下子落了回去。
“今年并无大事吧?”裴灵雁又问道。
“事务繁多,不过都由宰相们处理。”邵勋说道:“我就偷会懒了,然后静候佳音。”
“你早该如此了。”裴灵雁说道:“其实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你做了多少事。”
邵勋苦笑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