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作者:蕉三根      更新:2025-09-15 10:25      字数:3865
  
  “是皇兄让我去说动廷尉的呀。”又没说是哪个廷尉。明绰作得一脸无辜的表情,“我求人办事,不得请人吃饭?”
  她一边说,一边把酥酪端出来,送到萧盈面前:“我求皇兄办事,也要请皇兄吃点好的。”
  萧盈垂目斜了斜她端到嘴边的酥酪:“你做的?”
  府上厨娘做的。但是明绰笑眯眯地点了点头,毫不犹豫地认了下来。
  萧盈也不知道是信了还是没信,把酥酪接过来,用勺子拌了拌,只道:“你折腾这些,桓宜华也和离不了。桓家就头一个不答应。”
  明绰唇边的笑意更深,只道:“那就好好看看,桓家这百年的清名底下还有多少见不得人的事。”
  萧盈听见这话就把酥酪放下了,微微正色,警告似的:“别招惹桓廊。”
  桓皋是个没用的,让人抓住了徇私的铁证。但是桓廊不一样,他统领尚书台近三十年,子侄故旧遍及朝野,又有昔年桓殷旧部的支持,桓氏的皇亲血脉作保,当年亲身入温泉宫护驾的忠心……除非谋反,否则桓氏的功勋累世不迁。
  陈缙虽持身中正,但也不是傻子。明绰利用得了他一次,绝不可能在桓廊身上故技重施。
  明绰便垂了眼睛,一句也不响,不知道是听进去了还是没听进去。萧盈沉沉地叹了口气,也拿出规劝的口气来:“你又何苦非要拆了他们夫妻两个,二十年不容易——”
  他还没说完,明绰一勺子酥酪就杵进了他嘴里。看着是喂给陛下,实际险些把萧盈一颗牙敲下来。他吃痛地“嘶”了一声,瞪着眼睛看着她。
  “不容易也是宜华姐姐不容易,我看袁煦容易得很!”明绰把酥酪放回桌上,只道,“你别跟我说这个!”
  萧盈自己用指关节抵着上唇,果然不作声了。明绰看了他一眼,别别扭扭地去拽他的手,想看看他被撞得怎么样,萧盈也没让,就定定地看着她,看得明绰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儿愧疚交织着心虚的神色,他才把手放下,轻声道:“桓宜华已经答应嫁女了。”
  明绰“哦”了一声,她知道。
  开春一过,平阳王满了十六岁,已经正式离宫建府。袁、桓两家的长辈现在一起这样施压,桓宜华必须要在某些地方退让。她同不同意的也就是个过场,无非是萧盈看在明绰的面子上,一定要等桓宜华松口才下圣旨。
  若是女儿对萧秧无意,桓宜华自然是要硬抗到底的。可偏偏事实并非如此,桓宜华也不可能为了自己的意气,就毁了女儿的终身。
  可是袁府里这个闹法,圣旨也是迟迟不能下。
  和离虽占个“和”字,但谁都知道,这就是有违天和,有伤风化。平阳王的正妃,怎么能出自一个有违天和、有伤风化的人家呢?
  所以萧盈希望这事儿能赶紧过去,桓宜华不忿,他定为她做主,再罚袁煦也就是了,以后绝不让他再犯。这是为了他们的女儿,也是为了他的儿子。他也不想明绰在此事上介入太深,她们妯娌之间感情深是一回事,但家务事是断不清的,她若是和袁增、袁煦都闹得太难看了,和袁綦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但明绰不需要他这番顾虑,只道:“皇兄既然看中了就是看中了,谁敢说什么?”
  “那韶音也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明绰一口打断他:“韶音怕的才不是这个!”
  那孩子几天前才来过公主府,趴在明绰膝头哭了许久,说她不愿意嫁。明绰还以为是她变了心意,可是问了半天,袁韶音又说不是。
  她是不敢嫁。母亲当年也是觉得父亲千好万好,怎么就变了呢?要是萧秧以后也变了,那她怎么办?一条路,若是一开始的时候就被告知不许回头,那她怎么敢往前走?
  明绰被她问得好一会儿都说不出话。大雍曾出过被父皇特许和离的公主,却从来没有过能够安然脱身的王妃,即使同样是以臣子的身份与皇室结亲,驸马与王妃也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明绰只能抱着袁韶音,一遍一遍地承诺,有她在。以后无论发生什么,都有她在。
  她把这事儿告诉了敬漪澜,寄希望于敬漪澜会善待袁韶音,约束儿子——如果萧秧真的需要被约束的话。可是说着说着,明绰又责怪起萧盈褫夺了敬漪澜的封号。她虽名正言顺地出宫了,但毕竟只是个女史。萧秧有良心,平阳王府才尊她,万一萧秧以后没良心,敬漪澜也要仰人鼻息,何谈约束?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多少带了点自己的怨气,敬漪澜什么都没说,但明绰这会儿拿同样的话来说的时候,萧盈却舔了舔余痛未消的那颗牙,只道:“又不是谁都会像乌兰晔。”
  明绰一下子就没声儿了,瞪着眼睛看着萧盈。也不知道他就是想维护自己的儿子呢,还是今日跟明绰话不投机,非要刺她一下。明显话一出口他也有点悔,伸手拉住了明绰:“溦溦……”
  明绰没好气地甩开了他的手,站起来,告退也没有一句,转头走了。
  就从这么一句口角开始,兄妹两个难得置起了气。原本萧盈是断然不会如此的,他自知亏欠,这些年里几乎事事都顺着明绰的心意来,就连明绰当初要嫁袁綦,他再不情愿,最后还是准了。所以明绰一开始也没有太把这句话放在心上,没过几日,又跟萧盈提了起用谢维一事。理由是谢维当年于平城之会有功,这么多年都没有好好论功行赏,亏待了他。
  萧盈也没有答应,甚至第一次跟明绰吵了起来。
  他自认对谢氏已经是仁至义尽,从谢郯在时的一手遮天,到如今谢氏大厦倾颓,他走了整整二十年,就像拿着一把小刀,一点一点刮跗骨之疽,又不能伤筋动骨,所以到了谢聿倒台的时候,朝中才一丝动荡也没有。然而明绰开口就讽刺他,处置谢氏有什么精心的筹谋可言?难道不是借着她腹中孩子的命顺便地推了推手而已吗?
  所谓苦心孤诣二十年,什么平衡世家,分权诸姓,不过是陛下自己骗自己。朝中能看着谢氏倒台而无半点声息,是因为早已成了桓氏一家独大的局面。如今的桓廊与当年的谢郯又有什么分别?不过左手倒右手,你方唱罢我登场。当年的谢郯父子好歹还有桓殷牵制,如今的大将军却跟桓廊穿的是一条裤子。
  明绰说得毫不留情,若是萧盈现在撒手走了,无论是秧儿还是稷儿即位,他桓廊都会立刻给自己加上太尉衔,辅佐幼主——桓廊还未必有太父那份舐犊之情哪!
  说到这份上,萧盈也动了真怒,看了她半天,最后说了一句:“朕是不是太骄纵你了?”
  很难说是这一句话更激怒明绰,还是上次那句不是每个人都会变成乌兰晔那样更让她难以接受。
  她又想转身走,但走到门口,又觉得不甘似的,突然站定了脚,看着萧盈:“乌兰徵就从来不会对我说这样的话。”
  他们也会意见相左,他们意见相左的时候甚至比明绰和萧盈之间要多得多。但是乌兰徵从来没有,哪怕是最生气、最口不择言的时候,他都没有用这种话来提醒过明绰,她的权力是他赏赐的,随时可以收回去。
  明绰满意地看到了萧盈脸上一瞬间被深深刺痛的神情。很好,他们还是这世上最了解彼此的人,所以她最知道如何才能最狠地伤害到他。她像是赢了什么一般,冷笑了一声,屈膝
  向萧盈行礼:“臣妹告退。”
  直到益州大捷,袁綦班师,明绰再也没有去见萧盈一面。
  第163章
  锣声突然炸响,惊得袁綦的马长嘶一声,不安地甩了甩马头,不愿再往前。
  袁府门前已是热闹一片,挤得水泄不通。邻里们都拥到了门前,刘夫人带着下人,满面红光地在门口给孩子们发糖。袁綦翻身下马,相熟的邻居们立刻拥上来连声恭贺,“大将军、少将军”地叫个没完。
  袁增也下了马,站在儿子身边,没忍住露出了一丝笑容。
  如今袁綦就是大雍最头等的英雄人物。这一仗的转折点是趃榆大捷,那里已出大雍国境,逼近雅隆人的圣山。袁綦没听桓湛的劝阻,采用了谢运的计谋,兵行险着,亲率精锐直下趃榆,就像一根利箭,精准地插|进了雅隆王的心脏。
  这一役,他成功生擒了对面领军的雅隆王世子,逼得雅隆王立刻从大雍境内退兵。一旦让出险要,这场战争的胜负就再无悬念。袁綦手里捏着雅隆王最心爱的儿子,还狮子大开口地从他们那里剜来了产矿和产药材最多的两块地方。
  往后至少两代人,雅隆就是想打,也不见得有这个财力来支撑了。
  平边拓土已是一等一的功勋,袁綦还速战速决,出征到现在还不满一年,大大地给朝廷节省了民力兵力,这样的功劳,在整个景平一朝间都很罕见。所以他一回来,先到太极殿听赏。陛下特意另赐安西侯,以弥补当日褫夺了他袭袁增爵位的资格,且加节钺,在太极殿上亲赐金印,以示恩宠。
  长公主当时也在,陛下同样厚赏,加封“昭武”二字,赐仪仗步骑至百人,皆佩绣衣锦袍,甚至已经超过了平阳王的待遇。历朝公主,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殊荣。
  
       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zuozhe/PeC.html" title="蕉三根" target="_blank">蕉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