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臣妻 第52节
作者:泳宁      更新:2025-09-16 10:29      字数:3651
  密国公安慰道:“静绮的脾性太软,静纨更是个没心眼的,真入宫了反倒不一定是好事。你给她寻摸一门比咱们家差些的门第才是。”
  裴夫人嘀咕道:“除了郑家宗亲,谁敢说比咱们家好。”
  密国公一下便笑了。
  -
  漪容静养了五日,病好后就被宫人引着从紫宸殿搬了出去。
  她被带到了离皇帝寝殿不远不近的椒风殿,宫人告诉她,这里曾经是皇帝生母裴太后的住处,她将在这里为裴太后抄经祈福。
  话才说完,殿内又有宫人引着一个国色天香的少女进来。
  居然是裴静绮。
  她错愕地眨眨眼,互相见礼后,就听宫人笑道:“二位姑娘稍事歇息。”
  等人退下后漪容问道:“裴姑娘,你也是来为裴太后祈福的?”
  “是,”静绮点点头,“路夫人你莫多想。我们裴家一向人口不丰,裴太后只有我父亲一个弟弟,算起来我和妹妹同她血脉最近,只是我妹妹最近忙着相看,所以只有我入宫了。”
  漪容讷讷道:“我能多想什么......”
  裴静绮没忍住笑,她一向文静,很少露出这般打趣的玩笑神情。
  漪容岔开话题,问:“裴二姑娘和谁在相看呢?”
  “是范英范大将军,还是陛下做媒的呢。”静绮笑道,“原本以为这婚事就定了,内官说总要相看一次,实在不中意也就罢了。”
  漪容这几日都没见过皇帝,哪里知道这事,听裴静绮笑吟吟说了几句相看的事,一道歇息了片刻,就有宫中寺庙供养的女尼来教导二人如何抄经。
  自然了,也累不着二人。
  她们住在椒风殿侧殿相邻的两处厢房里,每日早晨中午抄经念佛,下午便歇息了,无人约束她们。
  裴静绮没见过自己的姑母,只听父母说过她是个很通情达理,温和慈爱的好人,漪容听她说了后,也很愿意为她祈福,许愿来世好运。
  如此过了几日,皇帝一直没有出现过,漪容的心情一点点好转。
  她少女时期在守孝和在舅家寄人篱下度过,以前还羡慕过崔澄几个妹妹在闺中无忧无虑的日子。这几日,她和裴静绮每日下午一道在椒风殿附近逛逛,在屋里一道写写画画,倒让她想起更小的时候在路家和几个堂姐妹也是如此相处。
  这夜,静绮向她请教一个画人像的技法,二人在书案前待到了一更后。漪容放下笔,突然问道:“静绮......你有没有想过当皇后?”
  夜凉如水。
  裴静绮沉默片刻,笑道:“若说从未有过这个念头,那定然是我在扯谎了。从前别人捧着我时,我也想过陛下若要我当,那我会尽力做好,若不,那也不值得为此过于伤心。不过在见到陛下后,这念头就没了。”
  漪容嘴唇微张,惊讶道:“你觉得陛下不好看?”
  “陛下自然是顶天立地的英雄,”静绮缓缓道,“只不过我并没有再生出妄念,我也清楚陛下对我绝无此意。”
  她想劝漪容不用担心,又觉得自己无甚资格,毕竟她也搞不懂皇帝的心思。
  漪容默了片刻,嘴唇动了动却不知该说什么。
  “好了,早些睡吧,”静绮柔声道,“明日照旧是卯时中就得起的。”
  漪容送她到屋门口,回屋却睡不着了。
  她和这个比她小两岁的女孩相处很是愉快,她想过日后若是和她相处下去也挺好的。
  但她为何能用如此肯定的口气否认了呢?
  是皇帝对她说了什么吗?还是做了什么事让她意识到了?
  皇帝身边似乎并没有其他女子,对美貌宫婢也不在意......漪容轻轻叹了口气,一时不知是希望这宁静的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还是尽快结束,好叫她能早些知道皇帝要做什么。
  她愿意给英年早逝的裴太后祈福,但她总觉得皇帝应该还有别的安排。
  漪容在深宫中睡得极不安稳,翌日,负责此事的女尼见她脸色不好,坚持让她休息。她依言回房补眠去了。
  宫外,早有内官在城门迎接路漪容的大伯父伯母路宗和邓夫人,殷勤引着他们和带来的仆妇小厮一行人进了备好的宅院。
  第42章
  路宗和邓夫人在宫外刻苦学了两日面圣的规矩,才被传召入宫。
  二人衣着华贵端正,由宫人禁卫护送着进了宫。
  皇帝原本是办正事时不准
  任何人出声打扰通报的性子,连宁王都得在外老老实实等着,后来让漪容空等,当时没提,过了几天突然命令东堂内的宫人,不论谁来了都直接通报。
  是以路宗夫妇没有多等就被内监引着进去了。
  一进屋就被闪了下眼,上首端坐着一个英俊高贵的年轻人,远远朝他们颔首:“二位远道而来,劳累了。”
  路宗夫妇受宠若惊,赶紧跪下谢恩拜见皇帝,被一旁内官识趣地稳稳搀扶了起来。
  他们出身的路家在当地虽是炊金馐玉的大族,但何曾有进宫拜见皇帝的时候?学了两日规矩更是愈发战战兢兢,生怕出错,皇帝却比他们预想的温和一些。
  路宗赔罪道:“陛下,原该是路家族长亲自来的,只他年过七十已经坐不得车马,只好叫草民夫妇两个小辈先行前来,请陛下恕草民不敬之罪。”
  皇帝派去的宫人到路家时,一时间都没人敢信。
  族里那个嫁人又和离的小姑娘,怎会有今日造化?
  最终还是老族长拍板,没发明旨前不得对外声张,又叮嘱了路宗夫妇不必带上子女,轻车简行尽快上京去瞧瞧究竟发生了何事。
  “无妨。”
  皇帝并不在意。
  他知道路家的底细,这家人在乔氏坚持回京时放她走了,归还了嫁妆又分了漪容父亲一半的财产给漪容母女,十分宽厚大方。
  高辅良适时宣读皇帝口谕,命二人在赐下的宅子住下,等着封赏去观礼。
  路宗诚惶诚恐道:“陛下,草民无功无德,受之有愧——”
  郑衍打断了他的话:“朕知你们对她很是照顾,安心等着就是。”
  二人唯唯谢恩。
  邓夫人谦虚道:“五娘这孩子从小就机灵得很,谈不上草民夫妇照顾她。”
  见皇帝扯扯嘴角,邓夫人解释:“草民家的孩子在家里都是按着同辈排行叫,漪——贵人在同辈女孩里排行第五。她四五岁就能认很多字了,跟着她母亲出来陪我们一块听戏,总是会问为什么......贵人小时就懂得惜贫怜弱......从小就懂得孝顺长辈......心灵手巧......”
  邓夫人夸起四年不见的侄女漪容,不是单单说上一句,夸一个好处就要提及三四件事,直到丈夫按耐不住用手肘捅她,她一惊,才停了话头。
  她不仅絮叨了许久,还抬头看了皇帝几眼。
  邓夫人意识到了,登时脸色煞白。
  皇帝微微一笑,道:“夫人慈心。”
  夫妇二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郑衍没再和他们说话,命人给路宗夫妇赐膳。二人被引去偏殿用膳,也不敢当着宫人的面说话。但皇帝没有屈尊陪着,反而让二人更自在些。
  饭罢,郑衍又传路宗去问话。一开始考校路宗学问,又问他对国事的看法。漪容伯父一直过着安稳富贵的日子,在族里管着庶务罢了,并不懂这些,对此答得磕磕绊绊。
  皇帝转而问起越州的土产粮价,他反而能答得上来。
  过了约摸半炷香的功夫,皇帝耐心询问,见路宗神色始终惶恐,摆摆手示意高辅良送路宗夫妇出去。
  一来一回到了皇帝赐下的路宅时,已是黄昏时节。
  大宅中,重楼叠阁尽数沐浴在壮丽霞光下,气象万千。邓夫人鼓起勇气向这个看着就身份不凡的内监发问:“内官,敢问我们能不能见见贵人?”
  高辅良笑眯眯道:“二位安心住着,过阵子就能见到了。”
  -
  夜色深沉。
  漪容坐在书案前,放下笔,举起宣纸怎么看都觉得画的不满意,卷起来团在烛火上烧了。
  约摸已是二更了。
  明日依旧是要早起,前几日她夜里睡不着被劝着补眠一日,事后总觉得有些羞愧。
  她准备歇息了,蹙了蹙眉。
  这一座宫殿里的人早就都歇下了,她也早早打发了伺候的宫娥去睡。阒静夤夜里,一点声响都格外明显。
  是脚步声。
  正朝她的屋子走来。
  漪容索性走到门口,推开了门就见好几个宫人提着灯笼,他们身后是高辅良搀扶着皇帝。
  她蹙着的眉头更深了。
  漪容沉默退后,看着高辅良扶着皇帝进屋到了床上,朝她讪讪一笑,道:“劳您照顾。”
  一行人又轻手轻脚地退下了,合上门。
  漪容原地看了片刻,叹了口气。
  她无奈地走过去,皇帝闭着眼睛,似是睡着了,呼吸里带着淡淡的酒气。
  原来是醉了。
  漪容坐在他身边,一动不动许久,终于还是站了起来,她一动,皇帝突然醒了,伸手拉着她倒下,倒入他的怀中。
  四目交错,许久不见,漪容的心蓦然间加快了一瞬。
  他的脸微红,呼出的气息都是炽热的,但并不难闻,漆黑的眼定定地看着她。
  在他们前阵子还算和谐的时候,午膳晚膳几乎都是一道吃的,漪容从没见过皇帝饮酒,见他一声不吭只是看着自己,目光深邃,不由心跳怦怦,耳垂也无可避免沾染了红晕,是热的。
  深秋的夜凉如水,她穿的本就厚,被皇帝的一条手臂紧紧横在腰间困在他的怀中,脸贴在他胸膛前,在半阖的床帷下,渐渐浑身都暖烘烘的。她疑心自己衣襟里已经开始出汗了。
  沉默许久后,郑衍开口:“朕有什么不好?”
  漪容听着皇帝胸膛下强劲的心跳声,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他问了什么。
  她慢慢坐了起来,皇帝也跟着坐起,双眼追寻着她的眼睛。
  他的目光果然不如平时清明。
  漪容低声道:“陛下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