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60节
作者:年糕粉丝汤      更新:2025-09-22 09:12      字数:4416
  第61章
  平哥儿呆呆地看着四周,原因是不过短短几息时间,便有三人到林森这里付了钱,定了烧鹅与蟹粉盖饭。
  甚至他跟前那桌两人还在商量,想要两人凑一份尝尝,话语里不乏笃定。
  平哥儿越想越是离奇,忍不住插话道:“这位官人,这脚店卖的吃食可是要两百八十八文一份啊!”
  他在‘两百八十八文’上加了重音,有意提醒一二。毕竟寻常饭馆脚店里,两三百文的价格足够点上两三个热菜,配上一壶下等酒水,足够两三人用了。
  再者,平哥儿进店便注意到墙壁上的画像,更是知道最低价的盖浇饭不过九文钱。
  这般堪称最底层的脚店,居然敢喊出两百八十八文的高价?简直让平哥儿难以置信!
  两名食客先是一愣,随即轻笑出声。其中一人上下打量平哥儿片刻,笑道:“你是初次来林芝记?”
  “是啊。”
  “那你不清楚也正常。”这名食客没有解释下去的打算,而是指了指菜单:“喏,你随便挑个尝尝,后头自然而然会有兴趣了。”
  说罢,二人也不理平哥儿,稍稍商量下便敲定下来,也寻林森定下一份。
  平哥儿瞧着更是茫然了,不过他好歹记得自己来的任务,想着周厨要求定一份烧鸭,再定两三样旁的吃食,他犹豫再三,上前道:“那个,林,林掌柜,我要预定一只烧鸭,再来一份蟹粉盖饭,一份茄丁肉臊盖浇饭明日打包带走的。”
  “好嘞,您稍等。”林森笑着应声,先给前面顾客结了账,方才抬眸看向平哥儿。
  他愣了愣,暗暗觉得眼前少年郎有些面熟。可林森回想一番又记不得在哪里见过,不由地泛起嘀咕。
  莫非是新客?可新客又定烧鸭又买蟹粉盖饭?着实有些奇怪了。
  林森思索片刻,严格检讨自己,作为开铺子的生意人,怎么能记不清老客的模样呢?
  林森用眼角余光又扫了一回,只可惜昨日他在聚友楼并未多加注意旁边的伙计,加之平哥儿今日又换成日常穿的布衣,故而还是没有想起在哪里见过他。
  林森心中苦恼,面上笑容可掬,一边收钱开单,一边笑呵呵地表示自家可以提供外卖服务:“可要我们帮忙送上门?”
  平哥儿心虚,赶忙摆手:“不用不用,明日我上门来取便是。”
  “好嘞,那您的票子拿好。”林森欣然应允,而后说道:“为了保证吃食味道,外卖单我们是统一制作,而您的单子是到店后开始制作的,凭单取餐,还请您明日务必要带着单子过来。”
  平哥儿应了声,转身出去了。他回到聚友楼里,便将这事禀告与周厨。
  周厨听得惊讶:“恁小的脚铺里居然有卖两百八十八文的蟹粉盖饭?还有人争相购买?”
  平哥儿唯恐周厨责备自己,还解释道:“周厨不知道,就那点时间铺里便有三四人定下了。”
  “其余人,也无甚反应。”平哥儿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他犹豫了一下,呐呐道:“就好像,就好像他们家贵些,也很正常一样。”
  周厨惊疑不定,再看八十文一斤的烧鸭,也觉得甚是便宜,只是他目光下移,又落到另外一物上:“茄丁肉臊盖浇饭?这是甚……等等?九文钱!?”
  “是,是的。”平哥儿忙解释道,“这家铺里做的是名为盖浇饭的吃食,我在铺里瞧了一眼,便是直接把菜码在米饭上,另外配着酱菜和汤。”
  “像是九文钱一份的是最便宜的,另外还有十六文,乃至六十八文的。”
  “另外他们家好像还卖重阳糕,甚至重阳糕还带着别的东西一起卖。”这也是平哥儿从铺里听来的,就他订餐的时候有人问林森明日起鸭血米线汤怎么卖,总不能还跟着重阳糕一起吧。
  “啊,这个也是预定的。”
  “鸭血米线汤?这又是什么?鸭杂羹么?”周厨听着,眉心紧紧拧成一团。
  要是光看这九文一份的盖浇饭,那想当然可以确定这家铺子是针对底层百姓,可六十八文又已经到普通食肆饭馆单人套餐中等的价位。
  至于蟹粉盖饭的价格,更是不用说,寻常铺子压根不敢给单人套餐这个价。
  半响,周厨忍不住叹道:“真是奇奇怪怪的店……”
  平哥儿深以为然,可不是嘛!
  周厨想了想:“明日你去时,再补上一道六十八文的吃食一并送来。”
  从最便宜的,到售价最贵的,再到新品与爆款,这四样菜品足够能看出这家铺子的水准。
  平哥儿应了声,次日便亲自去取了餐食回来。他双手拎着沉重的食盒和茶壶,从驴车上来后便从后门进了铺子,转而将东西提进了聚友楼的后院,却不曾想自己的动作被人尽数纳入眼中。
  平哥儿将食盒拎到灶房角落里,接着便去请崔厨娘和周厨。两人闻声走了过来,细细打量面前的食盒。
  不同于聚友楼所使用的食盒,那都是在木匠铺里定做的,从材质到外观,再到上面的纹饰都有详尽的规定。
  眼前的食盒却是干净简单,朴素到让人一看便知道是大路货。
  周厨上前一步,掀开食盒盖子,暴露在三人眼前的便是两道诱人的菜品:茄丁肉臊和葱爆羊肉,另外还有两碗米饭。
  前者酱浓味香,油润诱人,后者颜色鲜亮,葱香四溢。
  光看外表,便让崔厨娘和周厨露出异色,更不用说无甚见识的平哥儿,更是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他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应该不要想着省钱,在那边吃一碗再回来的。
  周厨怔了怔,又掀开第二层,这回出现在诸人眼前的是蟹粉盖饭,那扑面而来的蟹香,那金灿
  灿的蟹粉,无一例外教人看直了眼。
  好半响时间,周厨才凝神看向其余吃食,放在蟹粉盖饭旁的是三道净口的小菜,另外还有一道模样奇特,形似夹子的脆皮吃食。
  “这是——”周厨忽然想到那日平哥儿说听到那名姐儿说自家的鲜鳆金银夹子没封口,丢了里面的鲜美汤汁。
  那若是封了口,便是这般模样吧?周厨想到这里,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崔厨娘,见崔厨娘并未开口,又继续打开食盒。
  最下层放着的则是一整只烧鸭,只见整只烧鸭卧在盘上,焦脆外皮带着油润的光泽,散发着一股奇妙的香味。
  周厨把所有菜品都摆在桌上,望着让自己都禁不住吞咽起唾沫的诱人菜品,一时间陷入沉默之中,只觉得瞠目结舌:脚店?脚店!你和我说这是一家脚店的出品?
  屋里安安静静的,直到一道响亮的咕噜声打破了寂静。
  崔厨娘和周厨目光一动,视线齐刷刷落在涨红脸的平哥儿身上,他刚刚跑了这两趟,肚子早已是空空荡荡,哪里扛得住这般的香气。
  平哥儿脸红到耳朵根,忍不住垂下了头,崔厨娘见状笑了笑:“先尝尝罢。”
  说罢,她便取来木筷逐一品尝。
  崔厨娘每一道菜都尝了两三口,期间还唤平哥儿倒了两碗姜茶清了清口。她脸色严肃得紧,待尝过烧鸭后,默默将筷子放在桌上:“……你确定做菜的是那位姐儿?”
  平哥儿摇摇头:“回禀崔厨娘,小的并未能进灶房查看,故而也不确定。只是小的在店里时,只见着铺里是那对夫妇在招待宾客,唯有那位小娘子一直在灶房里忙碌,没出来过。”
  崔厨娘听到这里,已是肯定了七八分,谁让这铺子名字便是林芝记,这点倒是如了林森夫妇当时想得那般,唯有林芝本人做,才能这般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将自个儿的名字挂在上头。
  可想想周厨说的林芝年纪,崔厨娘又忍不住咋舌:“这般的年纪,这般的手艺,真是……难以想象。”
  “那联系的事情。”
  “……让我再想想。”崔厨娘又叹了一声,侧身吩咐周厨:“没我的话,不准擅自去联系。”
  周厨欲言又止:“崔娘。”
  崔厨娘止住他的话语,又对平哥儿道:“今日下午你便不必当值了,回去休息,这些吃食你也都带回去与罢。”
  平哥儿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他赶忙应下,等崔厨娘和周厨一前一后离开便美美将几道饭菜放入盒里,准备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甚至平哥儿还想,两百八十八文的蟹粉盖饭舍不得,可是九文的,六十八文的盖浇饭……回头还是能带着家里人常去用用的!
  平哥儿欢天喜地地出了门,可没走几步他就被人给拦了下来。平哥儿定睛一看,讷讷道:“卢哥。”
  当头的汉子卢哥也是聚友楼的人,不过不是在前面的伙计,而是仓库里负责进出货的帮工。
  卢哥往前走了两步,直到在平哥儿面前方才站定。他长得人高马大,足以将平哥儿笼罩在阴影里,更何况还有那如平哥儿大腿粗的胳膊。
  有这般的本钱,卢哥自是出了名的跋扈,包括平哥儿在内的人亦是能远离便远离。
  平哥儿正心惊肉跳时,便见卢哥揪住他:“喂,你小子刚刚去了什么地。”
  “唉?额,没,没去……”
  “那你拿着的食盒是哪里的?”卢哥冷笑一声,“我可是问了你的同伴,你今日是轮值的,却只上了半日便突然离开,可是周厨让你去做了什么?”
  “这,这个,不,不是。”平哥儿眼见卢哥一拳头砸过来,顿时吓得两腿哆嗦,哭丧着脸交代了来龙去脉。
  卢哥闻言,直接将食盒抢了过来,一脚踹在平哥儿腿上:“滚滚滚!你小子把嘴给我守严实了,别让人知道这事!”
  平哥儿吓得连滚带爬跑了,而卢哥拎着事儿,转了两圈进了一间院子。
  待走进院子,他便像是变了一个人。卢哥直走到紧锁的堂屋门口,弯着腰,面上露出讨好的笑容:“汤厨,是我,小卢来了。”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
  卢哥弯着腰,低着头,直走进了屋,把食盒搁在桌上,又将平哥儿说的话叙述了一遍。
  汤厨背着手走上前来,面无表情地掀开食盒盖子,冷冰冰的目光扫视着面前几道动过的菜品。
  他执起筷子品尝一二,登时间名为嫉妒的怒火席卷心头。
  聚友楼啊聚友楼,是他的囊中之物,他可不允许有人在此刻横插一足。
  “你可知是哪里的铺子?”
  “是大理寺前街上的。”
  “啧,偏偏是大理寺前的。”汤厨阴沉着脸,心气不顺,崔厨娘看中人也不是头回,往日使卢哥和他几个兄弟闹上一二便足够了。
  不过大理寺前街却是个微妙的地儿,汤厨眯着眼想了会:“我记得,谢三羊肉馆就在那条街上?”
  第62章
  谢大羊肉馆的掌柜谢平近来心头窝火,先前他瞧不上眼的林芝记,竟像是烧了热灶般红火起来。
  自打对面开门营业,谢平便常常立在门口,目光幽幽地盯着那边,暗自数着进出的人流量。
  看了两日,他也大概知道,但凡是提着油纸包出来的,十有八九是买了烧鸭的,提着食盒的,多半还搭了别的吃食。
  单是这样,谢平顶多酸上两句。可架不住林芝记的热度上升,名气渐渐传进周遭衙门里,连来自家铺里用餐的官吏也忍不住会提上两句,半点没有嫌弃之意。
  谢平起初还疑惑,随后便记起国子监博士造访林芝记之事。人五品官都能赏脸进去用饭的地方,旁的官吏又有什么好端着的。
  后来更甚,有些聚餐的官吏头回听同僚说起,便遣伙计去对面买烧鸭。
  碰到这等情况,铺里的伙计也只能赶忙解释林芝记烧鸭需要提前预定,不能帮忙临时订购,偏生越是如此越是引得议论纷纷,让谢平恨得牙痒痒。
  更让他憋屈的是,那烧鸭是真好吃。
  谢平使铺里伙计买了一只,尝了味道以后便暗道不妙,没想到这外地来的人家,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手:“既然有这等手艺,为何放着好好的烧鸭不做,还开什么盖浇饭?”
  谢平暗自嘀咕:“若是专开烧鸭店,我倒能登门订个供货合同,岂不是两全,也省得如今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