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作者:汀柏荣荣/橙汁感谢      更新:2025-09-22 09:35      字数:3912
  
  西北西南离得近,还只有两地,就没那么多矛盾了。
  谁知宋木槿上手一个月后,那支两千人的军队,就乖乖听她话了,她让往东绝不往西,她让撵狗绝不赶鸡。
  自此,宋木槿反倒成了这一次科举里,第一个走到李暮歌跟前的学子。
  其余学子还在自己的位子上做实习生的工作,她已经一跃成为官场新人了。
  “末将参见殿下,殿下万安!”
  宋木槿步入书房,冲着坐在书桌前的李暮歌行了一礼。
  李暮歌摆摆手,“免礼,坐吧。”
  “谢殿下!”
  宋木槿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满是对李暮歌的崇敬,她觉得李暮歌能够慧眼识人,将她调任成为将领,是对她能力的肯定。
  如古人名臣遇明主一般,她就是遇见明主了!
  没错,在宋木槿心中,自己就是那名臣,她注定要与殿下,书写君臣佳话!
  被宋木槿过度炙热认真的眼神盯着,李暮歌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她平日里不叫宋木槿入宫,甚至还许她可以不常上朝的特权,就是不想被这种眼神看。
  像是追星一样,充满炙热喜爱的眼神,实在是给李暮歌很大压力。
  “看看这些奏折,都是回宫的宫人送来的。”
  李暮歌赶紧给宋木槿找点儿事干,别老盯着她看了。
  宋木槿双手接过李暮歌递来的奏折,那模样像是捧着无价之宝似得,李暮歌嘴角微抽,这种情况真是不管遇见多少次,都让她觉得别扭。
  抽象果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一样抽象,她们只是普通的君臣,不是什么其他特别关系啊!
  在工作场上,把老板当成明星一样追星,这是什么心理?
  反正李暮歌不理解。
  其实大多数官员脑子里的君臣,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关系,跟现代打工人与老板的关系,本质上就不同。
  毕竟现代打工人不满老板,可以私底下建群怒骂,可以跳槽,古代臣子不满君主,私底下跟人骂一句试试呢?
  跳槽是想叛国吗?
  李暮歌发了一会儿呆,等她回过神来时,宋木槿已经将折子都看完了。
  看完后,宋木槿的脸色也没好到哪儿去,甚至透着些微铁青之色,一看就知道气得不轻。
  “殿下,这群贪官实在是太过分了,简直目无王法!还请殿下下令,末将愿为殿下,擒拿贼子!”
  “抓贪官污吏,那是刑部和大理寺该干的事情,关你什么事?”
  李暮歌吐槽,这是把贪官当胡族人整呢?
  宋木槿脸上的怒容一滞,略有些疑惑问道:“那殿下叫末将前来,是为……”
  “你的敌人,是当地与贪官勾结的世家大族。”
  官员吃着朝廷的饭,想要对付他们很简单,走正规渠道就行。
  关键是那些拥有坞壁,养有部曲,在地方上就差称王称霸的世家。
  他们买通官员,私底下不知道做了多少肮脏龌龊之事,贪赃枉法的官员可恨,那些不把王法放在眼里,肆意妄为的世家,更是可恨。
  “殿下是想要,攻破那些世家的坞壁,将那些世家大族的人,全数抓起来判罪?”
  宋木槿大概明白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人确实很难到地方上去抓世家大族的人,大多数地方上的事务都交给地方上的官员处理。
  也就是说,对付一个盘踞当地多年的世家大族,只能由当地的县令出马。
  多好笑,一个刚上任的没有丝毫根基的县令,还是个外地人,上去就跟一个百年世家硬碰硬,能打得过才叫奇怪。
  地方世家大族的威胁,比集结在长宁的大世家还要可怕。
  他们才是李暮歌想要进行土地改革后,要面对的最大的敌人。
  “抓?不,我要你将他们都杀了,一个人都不许留,鸡蛋摇散,蚂蚁都得给孤劈成两半!”
  “殿下,劈蚂蚁有点儿难啊。”
  李暮歌随口玩了个梗,宋木槿却当真了,一脸为难地问李暮歌:“要不末将拿开水把蚂蚁洞给浇咯?”
  你认真的吗?
  我刚刚说的话和一只苍蝇都不许放出去有什么不同!你难道真的能一只苍蝇都不放出去!
  李暮歌表示,她再也不玩抽象了。
  “行,你想怎么来都行,反正,寸草不生,对了,底子清白的奴隶和佃户可以留下。”
  只要不是满脑子愚忠的奴隶和蠢得要命的佃户,其余识相的都可以留下,李暮歌还是很想留点儿人口的。
  “是!末将遵命!”
  宋木槿拱手一拜,目光落在那些奏折上。
  “殿下,奏折可是明日要于早朝上,呈给诸位大臣?”
  之前李暮歌将大臣们互相弹劾使用文字抗旨的奏折全都抬到了紫薇殿上,让那些大臣自己看。
  奏折是匿名,内容,李暮歌也让人重新抄写过,没法从笔迹上分辨是谁在弹劾谁。
  但那些大臣中害人的心中有数,被害的也心里有数。
  这一招用过后,诬陷为主的弹劾折子一下子变少了,剩下的是真违背旨意的人。
  李暮歌挑出情节较轻的,从宽处理,明知故犯的则从严处理,顺手处置了好几个不服管教,心中藏有大逆不道想法的人。
  宋木槿想,这些记载贪赃枉法证据的奏折搬到紫薇殿上,估计能和之前的奏折起到一样的作用,可以敲山震虎。
  李暮歌摇摇头,“你拿纸笔记下地方和人名,到时候一个个找上门去即可,这些奏折放在孤这儿,你处置完一地大族,孤便会拿出来一张奏折,读给那些大臣听。”
  她动那些世家大族都有理有据,只要朝堂上的大臣不想公开跟她对着干,就不会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还跟她逼逼赖赖。
  真要是有那种人,李暮歌更高兴,大权在握的储君,不能大开杀戒,但杀一家还是可以的。
  “末将遵命!”
  宋木槿接下命令,当即离开,直奔城外军营。
  她明白了,这是殿下给她一个练兵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考验,她必当全力以赴,让殿下满意!
  随着宫人和各地方大臣的述职结束,朝中气氛紧张了好几日。
  不少大臣都很担心,工程出问题,被那些宫人告到李暮歌处,李暮歌大发雷霆。
  没想到几日过去,朝中风平浪静,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
  不少大臣因此松了口气,暗道自家亲戚还算有眼力见,知道这次殿下动真格,所以没有伸手去贪。
  这就对了,殿下总不能每一次都盯得这样紧,留得青山在,日后肯定还能拿好处。
  在那些大臣恢复平日里的悠闲自得时,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城镇外,大族的坞壁冒出冲天的火光,喊杀声不断,一日一夜后,横尸遍野。
  宋木槿咬牙自己包扎好胳膊上的一道伤,那是一个忠仆伪装归顺,随后给了她一刀。
  要不是她躲得快,这一刀肯定更深,甚至可能会伤及筋骨,而非现在的皮肉伤。
  “将军,属下已将那仆从枭首示众,头颅悬挂在城门上,叫其余佃户奴隶前去观看,以儆效尤。”
  从屋外走入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子,这是宋木槿的副将,从西南选上来的精兵刘石英。
  刘石英原本是姜芝林的亲卫,她在军中品级不低,且立了不少战功,原本她瞧不上宋木槿,后来跟宋木槿过招几次后,又被宋木槿拉着读了几天书,心服口服了。
  刘石英最怕读书,她那个脑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看得进兵书,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她看一页就犯困。
  得知宋木槿科举中了进士后,她一下子就对宋木槿肃然起敬了。
  “嗯,做得不错,这户人家的尸体都在吧?”
  “除了前些日子外出的五人外,其余全都在,属下已经命人将尸体搬到广场上,等下让那些仆从一一辨认。”
  “外边那五个不能放过。”
  “属下已经派人前去他们的必经之路堵截,剩下的仆从都很老实,将他们的行踪尽数告知了。”
  宋木槿点点头,她手底下两千人,不好在一个地方耽搁太久,所以他们的人是不太认识路的,想要将外出的人也杀了,就必须借助奴仆的手。
  所以就算殿下不吩咐她放过一部分识相的奴仆,她也不会将所有人都杀了。
  佃户就更不会杀了,佃户恨主家还来不及,有几个会喜欢主家的,她过来杀那些人,在佃户看来,就等于菩萨来了。
  宋木槿想到那些从始至终都乖乖没捣乱的佃户,再想想心眼子颇多的奴仆,有些烦躁。
  好好的人不当,非要当助纣为虐的伥鬼,那些奴隶的日子也没见过多好,结果杀了他们的主子,他们跟疯了一样。
  刘石英以为宋木槿是伤口疼,所以脸色难看。
  “将军,这伤要不要去找大夫来瞧瞧?”
  “不必,小伤就别惊动旁人了,处理好此地的事情后,就让那些人去县城里找县令,黑户上户籍,奴隶给他们卖身契,日后他们就是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