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作者:
袖里藏猫 更新:2025-09-26 09:30 字数:3295
裴无为捉着一柄玉麈,她一挑眉,又道:“《通识》一册二百二十文。”
士人:“!”要知道去书铺买一些举业用书,计费百金。心中熟知书价,对新出的刻本也不敢问。谁能想到厚厚的《通识》,一册只需二百二十文,何其便宜!
裴无为又道:“书局主人颇为风雅,也可以诗求书。”
皇雍书局开张,得有人经营。赵嘉陵总不好指派朝官去做那些,便从宫中的女官里精心挑选了两个有文词、明习吏事的过去经营。这两人一名郑文贞,一名沈眷西,都是先帝时因罪没官的士人之女。父祖被诛,而尚在襁褓中的她们随母没入掖庭。两人才情出众,游宴随侍时候,能与学士赋诗唱和。以诗易书也是她们的主意,得了赵嘉陵的首肯。
宫中。
赵嘉陵与秉国权衡的谢兰藻对弈。
“陛下,落子无悔。”谢兰藻除了开头先让三子,对弈时没有丝毫顾忌,一下子便将赵嘉陵杀得落花流水。
赵嘉陵讪讪地将要挪棋子的手缩了回去,她脸皮厚,若无其事道:“朕先前在想事,走神了,这一局不算。”
谢兰藻打量了赵嘉陵两眼,温声问:“陛下在想什么?”
赵嘉陵舒展了因思索紧蹙起的眉目,她将捏起的棋子扔回到棋盒里,托腮道:“朕让少府将书局的窗都换成了新研的玻璃。士人们在书局中抄书便也亮堂些。”顿了顿,她又道,“那些朝臣们,不管爱不爱看书,都会往书局去一趟打探些消息的吧?看到了玻璃后,他们能不动心?”
谢兰藻思索片刻,道:“怕是短时间供应不了吧?”
赵嘉陵振振有辞:“这叫预售。朕的事业即是大雍的事业,文武百官是朕肱骨,难道不支持朕吗?那他们想支持谁?忠王吗?况且朕也不是白拿的。”
谢兰藻被噎了噎,好一会儿才道:“可陛下之前不是说好了,卖他们琉璃小物件的吗?”
赵嘉陵眨了眨眼,她抬起手比划一阵:“朕要两手抓。”她观察着谢兰藻的表情,见她神情微妙,又补充道,“不过朕不要你的钱。谢卿于国有功,是应得的。”
谢兰藻道:“臣并未做什么。”
赵嘉陵站起身,她叹息一声:“是卿让朕迷途知返,还不是大功。”
【难道不是我的功劳吗?】明君系统不服气。
【噤声。】赵嘉陵冷酷无情翻脸不认系统。
【朕与她年少相识,也要白头到老。】
谢兰藻眸光深邃,定定地望着赵嘉陵。
系统没忍住:【八字没一撇,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赵嘉陵的心声一如既往地理直气壮,只是说到后半截就没声了:【难道她不愿意做朕的宰相做到老吗?那朕、朕就——】
一道轻响传出。
棋子放回棋盒时放出一道细微的撞击声。
赵嘉陵抬眼看谢兰藻,露出几分疑惑之色。
谢兰藻微笑道:“臣看陛下在走神,分明无意对弈,便收了棋子。”
赵嘉陵清了清嗓,忙道:“朕没有,朕哪里无意了。朕不曾想旁人,眼里心里都如一。”
谢兰藻垂眼。
一确实是一了,只是存在些放肆的非非想。
要是她当真辞官归去,陛下会如何做呢?
“再来一局,你、你让朕十子嘛。”赵嘉陵有点心虚,“或者换个玩法,谁先五星连珠就谁赢?这样你让朕三子就够了。”
谢兰藻:“……”
第46章
死缠烂打一阵后,赵嘉陵终于让谢兰藻同意玩五星连珠让一子了。
对弈被杀得片甲不留的赵嘉陵赢了一局,自觉扬眉吐气了。她眉飞色舞地望着谢兰藻,道:“朕赢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谢兰藻随口道:“陛下圣哲聪颖。”
赵嘉陵:“呵,你敷衍朕。”顿了顿,她又用很张狂的语气说,“朕知道你想不出来,既然这样,朕就勉为其难代你出主意吧。过几日,朕要到你的府上,你做好接驾的准备。”
“臣府上梅花尚未开呢。”谢兰藻道。
赵嘉陵:“……”可恶,梅花早也在冬至时节绽放。但到了冬至,有大朝会还得祭天,这一忙碌就得忙到来年了。等等,她又没说是去谢宅看花的,险些被谢兰藻带到沟里去。可恶!赵嘉陵愤愤地想,原本想要反驳的,可抬眼觑见谢兰藻脸上的笑意,她又呆了呆,下意识道,“那你额上点个梅花钿,可不就有梅花了吗?”
谢兰藻眸光沉邃,沉默无言。
赵嘉陵心一颤,回过神来后意识到自己实在太唐突了。她怎么能轻浮地调戏谢兰藻!心里想想就罢了,怎么还说出来了。她急切又窘迫,一张脸瞬间涨得通红。身为皇帝,她可以恶声恶气的,毕竟她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但她过不了心中那关。急到了露出伤心之色来,她捏着袖子,低着头愧疚道:“抱歉,是朕、朕孟浪了。”
谢兰藻没有责怪她的意思,听多了心声,早已经不痛不痒。她看赵嘉陵语气虚浮,神色有些黯然,温声安抚道:“无妨。”
赵嘉陵抿着唇,还是沮丧。
谢兰藻见状,也不知道如何安抚她。瞧见了遛弯的狸奴,索性一躬身将它抱起来送到赵嘉陵的怀中。赵嘉陵魂有些飞,但还是本能地接住小狸奴,埋头在猫身上一吸,僵硬的大脑又开始转动了,心声也活跃起来。
【三三,你说她会不会觉得朕轻浮浪荡。】
明君系统没吭声,人都听习惯了吧。
【朕不是那样的人。】
【嗯嗯,宿主只敢想而已。】
【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
宫里的赵嘉陵心情千回百转,而文武百官们是另一种的愁肠百结。
如赵嘉陵想的那样,朝官们就算自己不光顾,也会遣家中儿孙过去。《通识》便宜,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宫中没有大肆宣扬,但谁不知道这是陛下主推的呢?别的同僚都买了,就你没有买,传出去合适吗?
人在官场就得小心谨慎啊,要不然到时候扣下一个反对新政的帽子,那可就完蛋了。要知道先帝之时因反对新政被处死、被贬谪的人不计其数。今上宽仁,但宰相可不好说话。
但伴着《通识》回来的还有“玻璃窗”的消息。
《通识》可看可不看,但那晶莹剔透的大面玻璃啊——这是何其稀罕的东西,连宫中都没用上,那皇雍书局就布置了吗?是圣人专门赐下笼络士人之心,还是说,别的途径来的?他们也有机会拥有?
玻璃的消息没像火.药、火器那样死死瞒着,一些不知情的朝臣勋贵们找了工部和将作监的人一打探,立马知道了来源。上苍啊,这玻璃竟然是他们大雍自己制作的!比域外传回的琉璃还令人稀罕。
琉璃贵不就是因为秘方不传而且翻山越岭运输极难吗?现在大雍自己制作呢?刨开了路费还会是天价吗?
在下值后,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往皇雍书局走一趟,近距离围观那玻璃。他们也不敢太过分,喧哗声都没有,只默默地用眼神交流。一从书局中出来,立马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
买!等到装上后那不是人在屋中也能遍见四时风景了?!
只是这样的大件能有多少?谁先拿到?来时还言笑晏晏呢,这会儿眼刀子嗖嗖往对方身上扎,竞争对手,那可是敌人呐!
赵嘉陵是想要从那些巨富口袋中掏钱,但很有分寸,无论如何都不会将朝堂变成闹哄哄的市场。这玻璃的事情不能她自己来做。她略略地跟近侍提了几句,近侍便领会了,将消息传到了那些人的耳中。
想要玻璃也容易,去找玻璃厂预定就是了。至于玻璃厂——好吧,现在刚开始建,玻璃都在将作监的作坊里制作的。但玻璃厂员额已定,类似少府诸署,有令、丞、史等人,由皇帝直接派遣内官出任。
不甘落人后以及怕被记恨的心理让预订玻璃的朝臣数目不少,赵嘉陵看了都觉得吃惊。虽然很想要钱,但她也没有照单全收,限定了名额。一来不想让玻璃厂未来都在给朝臣们产玻璃。二来也不想有朝臣为了跟风使得生活局促。
人在宫中,对朝臣的了解难以涉及方方面面。赵嘉陵便请宰臣们来殿中商议。
这些报名的人里不差钱的勋贵们自然是有的,但那种一家老小在京中租赁房屋的,也积极地预订就荒谬了。他上哪里筹钱?不是节省家中口粮,那就只能去搜刮民脂民膏了。赵嘉陵可不想让这些事变坏。商量了一阵后,赵嘉陵索性将那些朝官都剔掉了,只留了产业颇为丰厚的勋贵。他们挨宰就挨宰吧的,反正不差钱。
忙碌了一阵后,在临近冬日大祭的的关头,赵嘉陵总算是抽出点空闲来。
风雪当涂,阴云泱漭。
赵嘉陵穿着厚厚的裘衣,倒是没捧着小手炉。
去年前年那会儿,她怕冷,便想着躲进暖殿中,今年却是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