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第33节
作者:
记无忌 更新:2025-10-13 10:10 字数:6191
“昨日说得清清楚楚,让我们前来运粮,怎的又不算数了?”
“咱这船头挂的‘丰’字旗也是用钱换来的,粮不能说没就没啊!”
大河上下,一片嘈杂,比方才船夫们下水抢钱还要热闹。过了没多久,一个骇人的消息,像汹涌的浪涛一样掠过了整个河面。
“延丰仓来了只长翅膀的异兽,将钱粮都吃光了!”
“貔貅!听说那是头黑色貔貅,城墙般高矮,脑袋赛着门楼一样儿宽,眼睛赶上灯笼一般儿大!”
“延丰仓都给貔貅吃空啦!”
……
事情越传越离谱,云济和狄依依面面相觑。这次开仓放粮是由沈括亲自主持的,云济作为他的徒弟,已经顾不上继续探查无头尸的案子。河道的拥堵让他们不得不弃船上岸,沿着官道直奔延丰仓。
没走多远,忽而听得有人高声叫道:“知白,知白!”云济转头看去,郑侠骑着一匹枣色大马,正从后面赶来:“知白,传言说天降异兽,将延丰仓百万石存粮毁于一旦,你可知是怎么回事?”
“连你都知道了?怎会传得这么快?”云济蹙眉道,“我还不知是怎么回事,什么‘天降异兽’,多半只是愚夫愚妇牵强附会吧?”
“我辈孔门弟子,当先天下之忧而忧!”郑侠脸露怒容,“延丰仓过百万石存粮,是整个京师的压舱石,更是东京城百万百姓性命之所系,容不得半点疏漏。这样的消息,即便是讹传,也绝不可等闲视之。”
听到这番义正词严的话,云济不由汗颜:“介夫兄教训得是,延丰仓里存着的是全城百姓的口粮,咱们得尽快弄清楚!”
三言两语后,几人合于一处,加快脚下步伐,直驱延丰仓。
延丰仓的衙署比想象中安静得多,庾吏们都是脸色灰白。不少当值小吏都认识云济,一名小吏迎上前来,领着他穿过整个衙署。后面不远是一座座高大的仓廪,参差错落地排列着,隐隐围成一圈。一株株常青的松柏挺立在仓廪之间,最外围的一圈格外高大,显是树龄久远的古木,将众多仓廪围在中央,仿佛一圈重峦叠翠的绿色帷帐。
云济等人穿过这排古树,到处都是掉落的枝叶,甚至有大腿粗细的枝丫,竟也被折断在地,就像遭受了朦艟巨舰的撞击。他走近断落的枝丫,手指在断面轻轻划过,怔怔许久,直到狄依依不耐烦地催促:“发什么呆,快走啊!”
延丰仓的仓廪分为十二座,每座都有四丈多高,六丈多阔,底座呈圆形,顶部起尖角,一周都有飞檐,十分利于防水。穿过一条宽阔的土路,来到最近一座仓廪前,云济和狄依依不约而同慢下脚步,齐齐看着仓廪右侧四五丈远的地方。
那边的地面上,赫然显露出一个巨大脚印——脚印径长四五尺,陷地足有三寸深!
在相隔十多丈的地方,又有两只同样大小的脚印。
云、狄二人对视一眼——脚印都有四五尺长,究竟是一头何等恐怖的庞然大物?
在这座仓廪的顶部,有一个两丈方圆的大洞,仿佛被从天而降的巨锤击破了一般。仓廪的门大开着,沈括垂头丧气地坐在高高的门槛上,鲁深和张扶老等人站在一旁,也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在他们身后,仓廪中空空如也,只有地面上随意而杂乱地铺着一层薄薄的稻谷。
“老师,发生了什么事?”
沈括抬起头来,看见云济瘦削的面庞,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为师从学这么多年,第一次亲眼看见传说中的异兽。”
“真有异兽?”虽然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但由沈括说来,分量全然不同。在云济心中,沈括学究天人,绝非那些愚夫愚妇可比。既然他说亲眼见到了异兽,那便绝无半点虚假。
沈括神色古怪,苦笑着点了点头,将发生的事讲了一遍。
昨日,他为了安排放粮事宜,连晚上的灯会都没去。今日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带着麾下的专勾官,亲自来监督放粮。谁知还没出延丰仓衙署,就听见一阵声若奔雷的巨吼,从仓廪的方向传来。
他听见这怪声,心中“咯噔”一下,忙不迭带着人往那边赶。他们刚穿过衙署后院,就看到远处一排松柏受到撞击,一株接一株颤动起来。一个巨大兽影从松柏间一闪而过,从顶部钻进这座仓廪里。那巨兽有三丈多高,四丈多长,身形如虎,头颈如龙,背生双翼,头生独角,分明是一头貔貅!
云济问道:“老师,您看见的是巨兽本身,还是巨兽的影子?”
沈括迟疑了一下,回想道:“当时太阳还没出来,晨曦刚刚将东方的天宇映红了一线,天色还灰蒙蒙的。仓廪的方向正好和晨光的方向重合,我们能够看到的,就是一个巨大的黑色兽影。”
“只是兽影……”云济低声重复了一遍。
“但那是很真的影子!”沈括看着云济的面庞,仿佛能看出他在想什么,沉声解释道,“我们离得虽远,巨兽、仓廪、松柏,在晨光中都看得不十分真切,但那影子大而不虚,绝不是假的!”
“当然不是假的。”接话的是鲁深,他往门前一指,“看见这些脚印了吗?是那巨兽留下的!”
云济质疑道:“这样的脚印,用一把铁锹也造得出来。”
鲁深坚定地摇了摇头:“云教授,洒家出身行伍,在边军中厮混了六七年,后来得了个机会,才考科举做了文官。洒家向来早睡早起,天不亮就要起来操练一番,今日也不例外。天亮前,洒家刚刚绕着仓廪溜达了一圈,同行的还有负责巡逻的徐老三,那时可没这些脚印。洒家回衙署后院洗漱,突然听说发生了貔貅夺粮的事,就跟着沈制诰一起过来看。这也就是洗把脸的工夫,谁能伪造出这么多脚印来?”
听他这么一说,云济缓缓点头,陷入沉思。
“再说了,那只巨兽,洒家和徐老三可是亲眼见过的!”鲁深又补充了一句。
“亲眼见过?是老师所说的影子吗?”
鲁深摇了摇头:“不是影子,是真的巨兽!眼见那巨兽从仓顶跳进粮仓里,洒家都不敢相信。等咱手持兵刃,围在这座仓廪旁边的时候,还能听见巨兽粗重的喘息声。延丰仓这帮看守粮仓的赤佬,都是没见过血的胆小鬼,一个个站在仓外被吓得不敢动弹,还是洒家上去推门……”
狄依依问道:“你进去了?”
“没有,门从里面被顶住了。后来洒家从顶部爬进去,才发现是巨兽撞破仓顶时,掉下来的横梁正好将门堵上了。”
“那你怎么亲眼见到的?”
鲁深伸手往上一指:“瞧见那扇窗了没有,洒家是爬到窗边往里看,才见到那巨兽的!”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仓廪所开的窗只有四个,都是用来通风透光的小窗,仅有一尺多见方。本来就不大的窗户又被窗棂分为九个小格,小格中装着一片片明瓦。
大宋开国后,窗棂逐渐替代了窗口挡风的木板,豪门富户多用透光的油纸糊窗户。除窗纸外,不少富户还喜欢用明瓦——由透光的贝壳或云母制成,比常见的桃花纸更加通透。
鲁深所指的窗距离仓门最近,离地两丈多高,借着门框的棱角,倒是能够攀爬上去。见状,云济打算上去看看,可刚攀了一小半,手指没有抓稳,身子直往下坠。他一颗心骤然紧缩,血液在全身凶猛地奔流。
突然,旁边伸出一只手来,从身下将他一托。云济平稳落在地上,长出了一口气。但发觉托他的是狄依依,不由把吐出的气又倒吸了回去。
“瞧你笨的,闪开些!”狄依依将他拨到一边,身手敏捷地往上爬。她轻而易举地攀到窗边,往里面瞅了瞅,回头问云济道:“你要看什么?”
“你不知道要看什么,爬上去作甚?”
“我是看你爬得费劲,才替你上来看看!”
云济不禁莞尔,笑着往门内走去。
狄依依气急败坏地跳下来:“你这人!好心帮你爬窗,还不领情!”
“多谢狄九娘,请问那窗户可看得清楚?”
狄依依想了想道:“那窗户乃是木格花窗,窗棂分九格,贴的都是明瓦。周边八块都是贝壳,虽然能透光,但看不清里面。正中间那块是空的,应该是这位官人趴在窗边往里看时,把中间那块明瓦揭下来了。”
鲁深连连摇头:“洒家不曾揭中间的明瓦!洒家爬到窗边的那当口儿,中间的明瓦还在。不过那块明瓦最是透亮,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里面,也不知是用甚东西磨制而成的。”
云济进入仓廪,回头望去,透过那扇木格花窗,恰有一缕阳光斜斜照来,将一道光柱从遥远的天际插入这座仓廪深处。细碎的飞灰在光柱中无可遁形,随心所欲地上下飘动着。
这光柱外圈稍暗,中心明亮,云济从光柱外仔细看,果然这扇花窗最中间的一格是空着的。
“鲁专勾,敢问你当时趴在窗口,究竟看到了什么?”
鲁深面上闪过一丝恐惧神色:“还能看到什么?当时仓廪内发出种种异响,比牛的喘息还要低沉。洒家趴在窗口,看见里面有一头巨兽,腿比人腰还要粗,肩头比大象还高,眼睛比灯笼还大。胸腹上长满了黑色鳞片,头上顶着根独角,像老树根一样向后弯曲,肩后生出两只翅膀,半贴在脊背上。那怪兽口中叼着一袋粮食,连粮食袋子一起吞进了肚子里,当时整个仓廪中的粮食都空了。徐老三就站在楼梯上面,整个人泥塑般僵在那里,动也不敢动,脸色比哭还难看。”
“当时徐老三在里面?”
鲁深点点头:“这几日洒家晨练时,总能碰上他。最近轮到他值夜,天亮前都要巡逻一圈,还会随意抽选一两个仓廪进去查一查……”
说到这里,徐老三正好从门外赶来。他听见鲁深提到自己,忙不迭道:“鲁专勾说得是,小人今天来酉字仓巡检,谁知竟有异兽破顶而入!小人僵在那里动弹不得,眼睁睁看着那怪兽巨口一张,数不清的粮食一袋接一袋地飞进它嘴里……当真吓死人了!”
云济问道:“徐老三,方才怎么没看见你?”
“这……”徐老三老脸一红,神色甚是尴尬。
鲁深哈哈一笑,丝毫不在意徐老三涨红的脸,朗声道:“他方才换裤子去了,你当然看不见他!”
“换裤子?”
“洒家瞧得清清楚楚,这孙子胆子比米粒大不了多少。那巨兽两只眼睛朝他一瞪,这孙子就尿裤子啦!”
徐老三不忿道:“鲁专勾莫要笑,小人胆子是小,但那鬼东西舌头比小人睡觉的床板都宽,门牙比小人煮饭的锅盖还大!它猛地一吼,整个房子都在哆嗦。您要是在里头,也难保不尿裤子。”
“胡说!洒家砍过契丹狗,杀过党项猪,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蹚过来的,岂能像你这灰孙子一样?”
“得了吧!”张扶老在旁边拆台道,“先前仓廪里巨兽一声吼,你直接吓得从窗口掉下来,屁股都要摔成四瓣儿了。那窗格里的明瓦,估计也是那会儿被你弄掉的。徐老三换裤子怎么了?你在地上捡屁股,能比他好到哪里去?”
鲁深急了:“胡说八道!什么捡屁股?这能一样吗?”
两人正在那里吵闹,沈括怒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在这里斗嘴?”
一时间,仓廪中噤若寒蝉。
过了片刻,云济问道:“那巨兽是如何消失的呢?你说巨兽张口一吸,连袋子吞进嘴里,这地上为何还有这么多粮食?”
徐老三点头哈腰道:“回云教授,那巨兽吃得满嘴钱粮,冲小人一咆哮,粮食就从它嘴里喷了出来,像下雨一样淋了小人一头,落得到处都是。小人以为大限已到,要给那畜生塞牙缝了,吓得闭上眼睛。没想到许久没听到动静,睁开眼睛一看,那巨兽又是一声咆哮,化作一道豪光冲天而起,穿过仓顶的大洞,直上云霄去了。”
鲁深连连点头道:“不错,我们也看见一个黑影驾着白光直冲到天上,转眼消失不见了。”
云济回味着众人说的话,在仓廪中缓缓转了一圈。这仓廪呈圆形,前后各有一扇门——他进来的门朝南,对着申字仓;后面那扇门朝北,对着戌字仓。
仓内有上下两层,第一层被洒落的粮食铺了一地,还有许多袋残留的粮食;
第二层乃是木架,离地近乎两丈。正中间是一架圆形木梯,螺旋而上,直达第二层。
粮仓的第二层坍塌了一大半,显然是被巨兽庞大的身躯所破坏。在靠近大门和那扇木格花窗的一侧,更是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垮塌的木板碎屑。
这种螺旋而上的楼梯甚是少见,乃是由回回工匠传入中土,云济曾在西京洛阳的一座书阁中见到过。他顺着旋转楼梯爬上第二层,从坍塌处往下望去,只能看见一片废墟。再抬头望,透过仓顶上那触目惊心的大洞,看到的是一片深蓝高远的天空。
“老师,发生了这等荒唐的事情,你准备如何应对?”
“还能如何应对?”沈括一脸苦涩,“这等惊天异闻,根本瞒不住人,官家和东府那里,更是耽搁不得。我已经差人往宫里报讯了,准备拟个折子上奏,你待会儿帮我斧正一二。”
云济摇头:“老师,您还拟甚折子?出了这等事,您须赶紧进宫面圣,亲自对官家陈述实情。免得官家先入为主,听信别人的一面之词,对您和延丰仓有了误解。另外,要尽快通知开封府和皇城司,疏散运粮车船,严禁流言蜚语,以免闹得人心惶惶。”
沈括如梦初醒,他本是足智多谋的能人,只是碰上这等怪事,又干系东京百万人口的度日之粮,难免乱了方寸。被云济一语点醒,他连连点头,按照云济所说的安排下去,同时下令让人封了延丰仓,责令从衙署到仓廪,任何人不准入内,然后匆匆整了整衣冠,动身赶往宫内。
云济在仓外来回踱步,微皱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开来。鲁深拍了拍他的肩膀:“云教授,用不着愁眉苦脸,也甭思来想去的。洒家以前在西军厮混的时候,也是半点儿都不信邪。可洒家年岁渐长,才知道这天底下邪门的事情着实不少,就像那晚洒家掉进那口井里,好不容易爬出来,竟已在百里之外。”
“百里之外?”云济回过神来,看向鲁深,“鲁专勾,上次听徐老三说起过此事,怎会这般离奇?”
鲁深本是健谈之人,一提到这桩奇遇,更是喋喋不休讲了起来。
他们前来查账的第一日晚上,众人都睡得很沉。半夜里鲁深被尿憋醒,迷迷糊糊出门方便,但由于太过困倦,在那口井边忽然晕了头,一不小心栽了进去。还好正逢大旱,井水已经干了,底下都是淤泥,他才没被淹死。
他好不容易爬出井口,没想到迎面撞上一人,竟是襄邑主簿钱文轩!
钱文轩原是京师常平司的专勾官,去年调任襄邑主簿,和鲁深乃是旧识。当时钱文轩提着一盏羊角灯,看见他时也格外惊奇,两人同时问出口:“你怎么在这里?”鲁深解释一番,钱文轩却愣了半晌,说道:“这里明明是我家,怎会是延丰仓衙署?”
鲁深当时跌得鼻青脸肿,爬上来时困倦得连根毛发都不想动,笨嘴拙舌地说不清楚,钱文轩只得搀着他去休息。他睡醒后,身上的跌伤处都被敷了药,不过还是疼得龇牙咧嘴。而他目之所及甚是陌生,等他弄清楚,才知所在之处乃是钱文轩在襄邑的宅子!
原来钱文轩家后院也有一口井。他从延丰仓的井口掉下去,却从钱家后院的井里爬了出来,而两地相隔足有上百里!
这桩怪事,鲁深逢人就说,张扶老等人都听得耳朵起茧。其他没听过的人都啧啧称奇,尤其是狄依依,听得津津有味。
云济道:“云某儿时曾听过‘缘缠井’的故事,五代时曾有高僧坠井,那口井连通另外一片天地,唤作‘井中天’,他在里面游历一番,竟因此得悟大道。”
延丰仓监正刘轶在旁边道:“鲁专勾,这等奇事既然叫你碰上,可见你是得了上天眷顾之人。”
“哪里哪里,洒家哪顾得上悟道?当时查账时间太紧,洒家连伤都顾不上养,催着老钱给备了车驾,赶紧赶回京师来。”
云济抱拳道:“刘仓监,学生想去其他仓廪看一看,还望您准可。”
沈括临走之前,曾嘱咐刘轶配合云济查案。刘轶不敢怠慢,亲自带云济前去查看。
延丰仓约有存粮一百二十万石,乃是京师诸仓之冠。延丰仓的仓廪共十二座,每座能存十多万石粮食,堪称大宋最大的仓廪。论其大小,比宫内的宫殿都不遑多让。
自古以来,北方存储粮食,大多用密集的仓窖。譬如隋朝时洛阳的回洛仓,仓窖多达数百座,连绵数里,几乎是一座“仓城”。然而仓窖有一极大缺陷,粮食容易受潮腐坏,在多雨的南方尤其如此。大宋开国后,南方粮食产出远胜北方,仓窖便渐渐用得少了,更多都是从地面上起建仓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