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困在方块之中 第868节
作者:狂喜      更新:2025-10-13 10:44      字数:5588
  “这种封印,更像是一种保护……渊铁在保护人类不受深渊的侵害,让人类从深渊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将地表与深渊隔开,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手段,却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更何况,渊铁还阻断了深渊的影响,让遗物和深渊生物不再出现,在我们看来,这种隔断是非常成功的。”
  “为了验证渊铁的来历,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多项‘人性实验’。”
  “我们以渊铁样本作为传递介质,在一端向其输入震动信号,另一端则摆放了一台抹杀装置,如果震动信号能够传递过去,抹杀装置就会将早已准备好的小白鼠杀死。”
  “而渊铁样本的选择让我们很惊讶,它选择了不传递震动信号。”
  “它拯救了抹杀装置内的小白鼠……”
  “为了更好地了解渊铁所表现出的‘人性’,我们对实验进行了升级,依旧用该样品传递震动信息,但是另一边的抹杀装置换成了盲盒,以样品的‘视角’,它并不知道盲盒内装的是什么。”
  “但实验的结果还是出乎了我们的意料,渊铁样本的选择依然是不传递震动信号,它好像知道盲盒中有什么,知道如果信号传递成功会导致什么结果,它似乎具备某种‘预知性’。”
  “为了验证这种特性,我们将盲盒内抹杀装置的触发机制替换成了:如果没有接收到震动信号,就会杀死小白鼠。”
  “我们再一次对样品进行了实验,这一次,样品毫不犹豫地将震动信号传递了过去。”
  “它再一次拯救了小白鼠,当抹杀装置接收到样本传递过来的震动信号后,停止了抹杀进程。”
  “渊铁真的具有某种预知性!”
  “它明显知道盲盒中有什么,尽管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它。”
  “我们后面又进行了几次实验,将抹杀装置放到地球另一边、埋在几千米的地下、用航天器发射到太空……不管我们将抹杀装置放在哪里,只要渊铁样本作为传递信号的介质,它都会选择救下小白鼠。”
  “它不会被我们设置的陷阱迷惑,不会被虚假的信号源和装置触发机制欺骗,它的预知性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哪种方式能救下小白鼠,它就会选择哪种方式。”
  “我们后面又改变了装置的触发机制:不管有没有接到信号,都会直接处死小白鼠。”
  “再次进行实验的时候,面对这种绝对失败的情况,样本就不理会了。”
  “它的预知性甚至能预判到这种注定失败的结果,然后选择无视。”
  “在经过了多次实验,将抹杀装置内的生物换成各种对象后,我们终于确定,渊铁是具有‘人性’的。”
  “它会以人类的善恶观来做出决定,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做出偏向善良的选择,但在有些时候又会出现一些只有人类才有的恶趣味……”
  王所长说到这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他看了看坐在那的几人,又看了看方块,咽了咽口水,面色有些纠结,好像在考虑某件事情要不要说出来。
  但最后,他还是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了下去。
  “在我们把抹杀装置里面的对象换成蟑螂的时候,样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杀死该对象,这与之前的实验结果背道而驰,样本在面对这种生物的时候展现出了绝对的‘恶’。”
  “不过,这更能证明其具有‘人性’了。”
  “只有人类才会对蟑螂深恶痛绝。”
  “虽然这些实验都无法直接证明渊铁的来历,但却提醒了我们,既然渊铁拥有人性,那是不是证明其制造者拥有人性?这些渊铁是不是某位进入深渊的先行者带来的?”
  “那位先行者在深渊之中的某个地方发现了渊铁,利用渊铁封印住了深渊,但自己却回不来了……这正好能够解释渊铁封印深渊的行为,也能解释它对人类的善意,也正好符合我们实验的结果。”
  “在得出这个猜想之后,我们根据之前对渊铁的研究,结合各项实验,分析出了一份可能性报告,上交给了上级部门。”
  “上级部门回复的意见是:虽然可能性很高,但没有决定性证据,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具有较大验证意义的猜想,不能作为肯定性结论。”
  “但很快,我们就找到了决定性证据……”
  王所长加快了滑动速度,屏幕上的图片一张张地滑过,这些图片很多都是关于样本的实验结果,其中夹杂着一些周期性拍摄的入口俯瞰图,这些图片除了日期有差别之外,都大同小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但照片上的日期在不断推移,渐渐来到了深渊入侵之后的九十周年,也是深渊封闭的第十年,这时,王所长的滑动速度才放缓下来。
  他没有继续说话,会议室也陷入了寂静,只剩下手指敲击电子屏的声音。
  那几位穿着正装的中年人,以及跟随王所长来到会议室的其他研究人员,都在同一时间盯住了屏幕,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王所长展示那“决定性的证据”。
  屏幕滑动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在了一张与众不同的照片上。
  不是实验的图像记录,也不是深渊入口的俯瞰图,而是一张略显模糊的、像是某位游客随手在渊铁层上拍摄出来的静物照。
  似乎是因为拍摄者的手在颤抖,这张照片拍摄得有些歪扭,照片上的内容也有些模糊不清。
  不过,仔细看,很快就能看明白。
  照片的内容非常简单:
  光滑的渊铁层……上面放着一个奇怪的方块。
  第1194章 怪异立方
  当屏幕停留在那张古怪的照片时,王所长微微偏过了头,看向了放在台子上的方块。
  莫灵看着那张照片,也愣了,因为那照片上的方块,和困住他的这个方块一模一样。
  “在深渊封闭之后的第十年,入口防御部的检查员,在进行渊铁层日常盘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突兀的立方体,和其他的小型立方体不一样,它并没有与渊铁层进行搭接,是一个完全脱离渊铁层的存在。”
  “起初,我们收到汇报时,以为这个立方体和之前的样本一样,都是渊铁提供给我们做实验的,但在亲眼看到这个立方体之后,我们判断,这个立方体另有所用。”
  “立方体长宽高均为一米,用我们当前最精尖的设备测量,依然是一米,没有任何偏差,是一个极其标准的正方体。”
  “该立方体与渊铁层只是接触,并没有粘连,我们在进行安全检查之后,便把立方体运送到了入口附近的临时安置点,在这里,我们又对立方体进行了一系列物理测量。”
  “立方体的材质与渊铁大致相同,但又出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我们在进行显微观测的时候发现,我们看不到此立方体的微观结果,与之前的样品不同,之前的样品还能够观测到方形的原子和电子,而该立方体只能观测到一片虚无。”
  “仪器的观测背景是什么颜色,我们观测到的就是什么颜色,这证明该立方体在微观上是‘透明’的,又或者是‘空’的。”
  “基于这两种猜测,我们又对立方体进行了通电实验,当电流通过立方体时,我们检测到了电流信号,也观测到了电子从金属表面通过,但电子并没有像渊铁样品那样变成方形,只是从一条‘无法观测’的通路上经过了。”
  “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条通路是透明的,只是以我们目前的观测手法无法看到,但经过重复实验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每一次的电子通路都有小范围的偏差。”
  “照理来说,如果通电点和电流大小固定,电流通路是不会产生偏差的,这种现象只能说明电子在穿过立方体的时候受到了某种干扰,为了研究这种干扰的具体机制,我们将通电的电子设置为了一颗,只要记录这颗电子的运动轨迹,就能看出干扰的方向。”
  “但当通电之后,出现了一个令我们所有人都难以理解的现象——”
  “电子从负极,直接到达了正极。”
  “没有轨迹……立方体上没有出现电子的轨迹,电子是直接到达的,在负极释放电子的一瞬间,正极也接收到了电子,电子是被直接传送过去的!”
  “那之前为什么会出现电流轨迹?我们立即对之前通电时的结果进行了复查,这才发现,我们被立方体骗了……”
  “之前的通电实验,其实并没有真正‘通电’,电子也没有真正在金属表面穿过,电子只是在一个虚构的轨迹上被不断传送,在短时间内出现在了多个点上,形成了一条虚假的‘运动线路’,因为电子的数量太多,我们没法一个个追踪,于是呈现出的结果就是‘通电成功’。”
  “实际上,这种电子的运动是被伪造出来的结果,用高速的点传送来模拟运动的轨迹,将一个个电子分别从负极运输到正极,从宏观上来看,和通电成功的轨迹一模一样。”
  “这个立方体根本就没有正常物质的性质,它只是将自己伪装成了正常物体,我们立刻就意识到这个立方体与之前的渊铁样品完全不同,这是一种全新的东西。”
  “临时安放点能够进行的实验还是太少,为了更好地研究该立方体,在申请运输许可之后,我们将立方体送回了研究所……”
  王所长继续切换起照片,后面的照片终于清晰了不少,那立方体确实和莫灵现在所在的这个一模一样,不管是大小,还是材质,都完全相同,只是那个立方体因为摆放在室外的缘故,沾上了一些灰尘,显得有些黯淡。
  立方体被放在了运输车上,送到了临时安置点,随后又是一些实验照片,许多穿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围着立方体,眼中都充满着好奇。
  在深渊封闭十年之后,一向安安稳稳的渊铁层出现了意外,这很难不让人心生担忧,所以不仅是研究所,就连一些最高级别部门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
  在严密的看管下,立方体被重兵把守的车队运送到了研究所,又送进了层层防护的实验室。
  在得到上级的同意后,关于立方体的实验再次开始。
  “我们先是重复了在临时安置点进行的实验,证实了实验的结果,又对立方体进行了新一轮的物理实验……”
  “首先是加热实验,我们对立方体进行了均匀加热,立方体的温度也的确升高了,而且在不断上升。”
  “实验过程中,测温设备显示立方体的温度持续升高,到达了我们期望的温度。”
  “通过热量计算,立方体的比热容与常见金属中的‘铁’相差不大……”
  “这一切看似非常正常,但经过上一次的通电实验,我们留了个心眼,对立方体进行了微观监测。”
  “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明明无法观测到它的微观结构,为何它的温度依然会上升?为何在宏观上的表现与正常物质完全相同?”
  “经过反复实验,调整观测角度后,我们发现了真相。”
  “我们又被立方体骗了……”
  “它并不是因为分子运动的加快而导致的温度上升,是它为了模拟出温度上升的宏观现象而主动选择了加快分子运动速度!”
  “我们观察到,在对立方体进行加热时,立方体会从其他地方‘偷’来一些分子,然后用这些分子覆盖在其表面上,不断传送分子进行碰撞加速,形成一种分子运动速度加快的现象,从测温设备的角度,就会检测到立方体周围温度上升。”
  “和通电实验一样,立方体在竭尽全力地伪造一种它是正常物质的表象……”
  第1195章 关于立方体的研究
  “如果不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我们也识破不了立方体的伪装。”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伪装,它在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模拟正常物质的物理现象……”
  “宏观的物理现象是由微观的物质所决定的,立方体不存在所谓的微观物质,所以正常来说并不会呈现出可观测的宏观物理现象,但立方体会尽力让自己表现得‘正常’。”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开始怀疑立方体所展现出的其他物理性质是不是也是‘模拟’出来的,包括它的质量、体积、光学性质、碰撞性质……”
  “立方体也许根本不像我们看到的一样,是一个‘长宽高都为一米的金属立方体’,也许它有别的大小,别的材质,别的形状,它所呈现给我们的样子只是他用某种物理手段模拟出来的样子。”
  “我们终止了接下来的实验,既然我们都无法确定它所呈现出来的现象是否真实,实验当然也没有了任何意义,我们首先要确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这时,团队中有人提议,对立方体进行和之前的渊铁样本相同的‘人性实验’,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立方体的本质,但可以通过他所表现出的善恶趋向来验证它的目的。”
  “于是我们很快就复刻了和样本一样的抹杀实验,以立方体为介质,传递震动信号,如果信号能够传到抹杀装置上,抹杀装置就会直接杀死小白鼠。”
  “实验开始之后,令我们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立方体作为介质,毫不在意地将震动信号传递了过去,让抹杀装置杀死了小白鼠,这与样品实验中的结果完全相反,立方体呈现出的善恶趋向是‘邪恶’的!”
  “虽然很震惊,但一次实验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将抹杀装置的触发机制改成了相反的,再一次进行了实验,这一次,立方体还是毫不在意地将震动信号传递了过去,小白鼠得以存活。”
  “我们重复地进行了几次实验,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我们这时已经以为,立方体并没有样本那样的‘自主意识’,只会机械地传递信号。”
  “但当我们将抹杀装置的触发机制再次调转,改成传递信号就会杀死小白鼠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立方体选择了不传递信号……它又变成‘善良’的了!”
  “这几次的实验结果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立方体表现出了简单的自主意识,但却没有渊铁样品那样的预知性,它好像并不知道抹杀装置的原理,但是在几次实验之后,它又‘学会’了抹杀装置的原理,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它并不像样品那样,一开始就知道抹杀装置的原理,它好像比样品要‘笨’许多……”
  “接下来的实验让我们感到很惊喜:我们将抹杀装置隐藏在其他地方、设置虚假结果欺骗立方体,每次都能成功,立方体好像确实很‘笨’,很容易受到欺骗,不像样本那样以结果为导向,会被实验人员给予的虚假条件所蒙骗。”
  “有时候还会‘耍脾气’,因为实验的条件太复杂,立方体看不懂,就会胡乱选择一通,或者不选择,直接摆烂,明明它可以救下小白鼠,但它就是不救,一连几天都‘不配合’实验。”
  “在一次实验中,我们还成功‘激怒’了立方体……”
  “我们制造了一个虚假的抹杀装置,里面放了几只蟑螂,告诉立方体如果震动信号成功传递,抹杀装置就会杀死蟑螂,但实际上如果该装置接收到信号,就会放出蟑螂,这几只蟑螂还会掉到立方体上。”
  “立方体再一次受到了欺骗,直接选择了将信号传递过去,试图杀死蟑螂,但结果就是蟑螂被释放了出来……”
  “我们在立方体上观察到了人类才会有的‘愤怒’,它利用自己的传送能力将蟑螂全都撕成了分子,还弄坏了抹杀装置,然后一整个星期都没理实验人员,后来实验人员用电子屏给它放了几部电影,它才‘原谅’实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