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215节
作者:怪诞的表哥      更新:2025-10-13 11:52      字数:2987
  “朕记得你。”殷括开口,缓缓道:“太常博士,董才良。”
  “回太上皇,臣三年前便已迁为礼部侍郎了。”董才良哆嗦着,小心翼翼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殷括不喜这个称呼,眼神中泛起了不悦之意,淡淡道:“朕乏了,顾爱卿处置吧。”
  “臣领旨。”顾北溟道。
  把殷括摆出来,他的意图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殷淑再次看了眼门外那风采依旧的少年郎,默默地关上了门。
  “顾元帅,能否容我单独与你谈几句?”董才良连忙向顾北溟请求道。
  “何必急在一时?”
  顾北溟故意要晾一晾他,施加更多压力,道:“且容顾某与犬子相聚,明日再与董尚书长谈,如何?”
  “这……自无不可。”
  直到董才良被带下去,顾北溟都没接他手里那道圣旨,而是看了顾经年一眼,道:“随为父走走。”
  “好。”
  “你是如何回来的?”
  “父亲让我逃出雍京,我便设法逃出来了。”
  顾北溟不信,道:“朝廷答应了你什么条件?”
  既然瞒不住,顾经年便直说,道:“帮我找到几个朋友。”
  “你还是那么不争气,”顾北溟道:“为父在做大事,你一天到晚却还只知胡闹。”
  顾经年道:“年幼时也曾说过要报效家国,被父亲毒打了一顿,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教训你,是让你学会惜身保命,不是让你一事无成。”顾北溟踌躇满志,道:“为父欲成大事,何必非要报效瑞国或雍国?”
  切入了正题,顾经年也认真了些,问道:“父亲真打算造反自立?”
  “这机会是你创造出来的,最初,我也不敢有此奢望,但既然殷括变成了螈人逃到我这里,登基的又是殷誉和这个庸才,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说着,顾北溟拍了拍顾经年的肩,难得表露了作为父亲的慈爱,又道:“之后,我会让雍廷册封我为王,自成一国。你也不必再到雍京当质子了,留下来当世子。”
  “我是私生子。”
  “你是我的儿子,这就够了。”
  顾经年太清楚顾北溟的性格了,从来不会平白无故地对他好,遂问道:“需要我做什么?”
  “裴念是瑞国派来的细作,她假意救你,实则是为了刺杀我,你不能与她成亲。”顾北溟道:“你可娶了殷淑,再出面揭露殷誉和父子意图弑君,是你与殷淑奋力保护殷括至居塞城。”
  顾经年没有答话。
  “考虑吧,我是你父亲,我不会害你。待到大业可成,你就是太子,又何必为雍国的太子卖命?”
  留下这一句话,顾北溟没有再劝,他公务尚忙,自大步走了。
  顾经年站在那儿望着居塞城。
  在这里,他的火翅无法施展,还有满城的兵士看着,他哪都去不了。
  不知何时,吕茂修走到他身后。
  “公子,回家了感受如何?”
  “不自由。”
  “家嘛,没那么自由,但毕竟是家。”吕茂修感慨道:“诸公子当中,元帅对你最为上心。”
  “是吗?”
  “只看结果便知,公子继承的最多。
  “也许吧。”
  “你快成年了,该为顾家尽一份心力了。”
  “与殷淑成亲?”
  “男大当婚。”吕茂修道:“又是父母之命。”
  “我是她的杀父仇人。”
  “无妨,这是三言两语就能哄过去的事。”
  顾经年点点头,顺势问道:“有一件事我很疑惑,殷誉成是我杀的,为何殷淑会带着殷括前来投奔父亲?”
  吕茂修道:“因为殷氏相信元帅的忠诚。”
  若顾北溟真的忠诚,就不会有自立的想法了。
  那结论就只有一个了,正是顾北溟帮助殷括炼化成了螈人。
  这居塞城内,必然还有许多炼师,但不知藏在何处。
  ————————
  次日,董才良忐忑不安地坐在元帅府的厅堂内,终于等到了顾北溟。
  “顾元帅,陛下待你不薄啊……”
  董才良刚刚才开口,顾北溟抬手就止住了他。
  “不必废话,当时我为何归顺,你们都很清楚。”
  “是。”董才良道:“陛下也从来没说过要食言。”
  “那药材呢?”顾北溟反问道,“陛下答应过我,会为我找到药材、助我炼化,现在太子即位,听信昭王所言,过去说好的都不作数了,我只好另谋出路。”
  两人说的陛下却是不同。
  董才良小心翼翼道:“自然是还在寻找,陛下甫一登基,尚来不及……”
  “屈济之分明知晓药材下落,却闭口不言,欲逼反我罢了。”
  “元帅误会了,屈济之的想法与陛下无关啊。”董才良不敢狡辩,连忙道:“陛下命我来,正是为了告诉元帅,他已派人随太子的队伍去找那凤凰,一旦找到,当即奉上。雍国答应过元帅的条件,从未变过。”
  顾北溟闻言,脸色稍微缓和了下来。
  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得到什么。
  第179章 叛投的真相(一)
  天还未亮,顾经年就已经醒了,算下来昨晚只睡了不到三个时辰。
  他也想如在雍京时那样睡个懒觉,却死活睡不着,大概是待在顾北溟身边让他感到有些紧张,倒不是说顾北溟比别人更危险,而是更令他恐惧。
  既然横竖睡不着,他干脆起身,仔细考虑自己现在的处境。
  帮助顾北溟造反,自立一国,谋取天下,他本身并不反感这个提议,只是从小到大这种志气都被顾北溟亲手扼杀了,如今突然再提,十分奇怪。
  而且,中州五国已立国一百余年以上,都还算安定,并没有给顾北溟成就霸业的大环境。
  顾北溟岂会不知能达成一统中州之业者必为五国之一?自立称王只会让形势更乱,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家破人亡。
  退一万步而言,有一天顾北溟真的成就大业,也还有别的子孙,比如顾继泽随之南征北战那么久,凭什么把太子之位给他?
  总之,顾经年没那么信任他父亲的许诺,他直觉顾北溟在骗他,背后还有别的目的与秘密。
  可居塞城中到处都是顾北溟的心腹,该如何探查?
  倒有一个办法,苗春娘。
  顾经年于是起来,出门,去往苗春娘的住处。
  那小院还在,门边长满了青苔,显得甚是冷清。顾经年叩了门环,等了许久,木门才“吱呀”一声打开。
  苗春娘依旧穿着一身丧服,低着头,将那张美丽的面庞藏在丧帽之下。
  “我来拜祭长兄的灵位。”顾经年道。
  “好。”
  苗春娘将他让进院内,栓好了门。
  顾经年没有立即开始询问,往大堂去给顾继祖烧了香,同时留心观察着四处。
  昨日,顾北溟指出裴念是瑞国细作,顾经年摸不透那是在诈自己还是真知道了什么,那么,苗春娘作为赵伯衡派来的眼线,顾北溟真不知道吗?
  “你安全吗?”顾经年问道。
  在这个完全由黑钕石砌成的城池里,他们不必太担心有人用异能偷听到他们说话。
  苗春娘“嗯”了一声。
  “你是越国人?”
  “我不懂你在说什么。”
  “你的身份,赵伯衡已与我说过了。”
  顾经年说完这句话,苗春娘抬起了头,直勾勾地盯着他的眼睛。
  有一瞬间,顾经年感到有些许恍惚,差点进入了某种近乎于梦境的状态。
  但他迅速地反应过来了,用力一掐自己的大腿,恢复了清醒。
  他不再恐惧与苗春娘对视,用坚定的目光盯着那双看似柔弱,实则带着魅惑的美丽眼睛,反过来试图看清苗春娘的所思所想。
  “你想抹除我的记忆吗?”顾经年直率地问道。
  有些事就像是窗户纸,捅破了就再难粘回去。
  苗春娘脸色有些许苍白,惨笑道:“是。”
  “你会怎么做?”
  “迷惑你,问清你都知道些什么,让你忘了它们。”
  “就这么简单?你说,我就会听你的?”
  “好歹也是一种异能。”苗春娘的口吻带着微微的自嘲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