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物志 第216节
作者:怪诞的表哥      更新:2025-10-13 11:52      字数:3223
  她总是有种自怜之感。
  顾经年道:“我都知道了,你是赵伯衡安插在顾家的眼线,目的之一是寻找越国公主的女儿。”
  “不错。”
  苗春娘没有继续跪在顾继祖的灵位前,起身走了几步,拉过一张凳子坐下,双腿交叠,显出孝服包裹下的婀娜身段。
  她上身微微后倾,腰肢挺直,整个人的气质随之一变,不再是小家碧玉、软弱可欺,有了看轻一切的不屑与危险气质。
  “想必,你还没有告诉顾北溟吧”
  “确实没有。”顾经年道:“但他未必没猜到你的身份。”
  苗春娘道:“没猜到,否则我早就死了。”
  顾经年问道:“殷括在居塞城的消息,是你传给赵伯衡的,但你是否想过,我父亲也许是故意利用你呢?”
  苗春娘沉默了片刻,道:“他可能猜到居塞城里有细作,但还没猜到是我。”
  “你如何确定?”
  “我询问了他身边的几个心腹,他们没有顾北溟已经怀疑我的记忆。”
  顾经年遂知,这个异能原来还可以这般用,探查事务倒是很方便。
  苗春娘又道:“而且,殷括在居塞城之事,知道的人不少。你猜猜,风声是如何传开的?”
  顾经年不猜,抬了抬手,示意苗春娘说。
  “殷括遇刺了。”
  “谁派的刺客?”
  “问得好。”苗春娘道,“我近来也在想这件事。有谁知道殷括藏在居塞城,且还能派出凶手,闯进元帅府,一刀劈开殷括的胸膛?”
  她这么一说,顾经年略作思索,很快就想到了一个答案。
  “你是说,我父亲派人刺杀了殷括?”
  “再猜是为什么?”
  “造出更多的殷括。”
  苗春娘确实考虑了这个问题很久,问道:“殷括的身体,外表上还完整,最多只取了一部分的内脏,顾北溟如何能造出更多的殷括?”
  顾经年沉吟道:“需要有炼师,需要黏液?”
  “不仅于此。可以确定的是,顾北溟能够做到,那便证明就是他把殷括变成了螈人。”
  “是。”
  这个结论并不新鲜,屈济之也是这般告诉顾经年的。
  顾经年又想到,顾北溟若真想造反自立,该做的应该是先壮大实力,或把殷括推到天下人面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是派人刺杀殷括,借旁人之口透露此事,对雍廷施加压力。
  这是谈条件的态度,而非成霸业的架势。
  顾经年在沉思的时候,苗春娘就看着他的脸,目光认真得像是在看着旧情人。
  似乎是判断顾经年可以拉拢,她缓缓开口,说出了更多的猜测。
  “你方才问我是不是越国人,不错,我是。越国亡国时我只有两岁,一直生活在战俘营中,那些年也不知受了多少苦。后来被师父救了出来,我虽然没有亡国前的记忆,却知越国是怎么亡的——师玄道叛投越国,给越国带来了炼术,也让越国劳民伤财,最后被榨干了国力。”
  说到这里,苗春娘反问了一句。
  “你觉不觉得,如今顾北溟叛投雍国,与师玄道当年所作所为,如出一辙?”
  顾经年有片刻的错愕。
  然后,他略略一想,回忆起了许多东西。
  他从小到大,亲眼见到过顾北溟对瑞国天子有多忠诚,回想起当时听说顾北溟叛投,整个瑞国都是一片震惊、措手不及。
  “不对,若如你所言,瑞国如何会失地千里?”
  “这便是瑞帝的手笔了。”苗春娘道:“当年师玄道投奔越国,越国上下亦是欣喜若狂。你看再顾北溟归顺之后雍国的情况,安知不是因为他在雍国种下亡国的种子?”
  “他为何要这么做?”
  苗春娘道:“自然是为了灭雍国,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汲取雍国炼化出的异能,变得无比强大。”
  这句话乍听之下并没有说服力,于是,苗春娘想了想,又道:“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当年越国亡国之后,那些以举国之力炼化出各种异能的名将,并非全部殒没。他们的异能,多为师玄道、沈季螭与瑞帝汲取。师玄道已身死,便不说了。沈季螭与瑞帝,远比你所知的强大,我不相信,顾北溟能拒绝成为下一个沈季螭。”
  顾经年道:“失地上千里,瑞国大有边防溃败之险,只为了这么一个目的,未免太……太丧心病狂了。”
  “不可能溃败的,有沈季螭在,瑞国从一开始就万无一失,我一直在观察顾家,我比你更知道顾北溟想要什么。”
  顾经年不得不承认,在他这里,苗春娘的猜测比顾北溟的允诺更接近真相。
  “我知道你已经信我了。”苗春娘道:“顾北溟叛投,就是瑞帝榨取雍国的一场阴谋,这次,他们要把雍国变成一个炼炉,你我也只不过是这炼炉里的两棵药材罢了。”
  第180章 叛投的真相(二)
  灵堂寂静无声,顾继祖的牌位立在台上,无声地注视着堂中的一对男女。
  一个是他的妻子,一个是他的兄弟,两人是联手杀他的凶手。
  若他泉下有知,今日听说了苗春娘是越国遗民,是被派到顾家的细作。想必那种被背叛之感会没那么强烈。
  毕竟从一开始,苗春娘就是骗他的。
  她从来都没有像她说得那般仰慕于他,而把他的记忆翻来覆去地读,翻来覆去地抹杀,玩弄着他这个脾气古怪的残废。
  恨或许是真的恨,她才会在枯木崖上突然出手。
  过了好久,苗春娘悠悠叹了一口气。
  “知道吗?以前我总是自怜身世,觉得自己是亡国奴,是身不由己的细作,待在你长兄身边,我真的很痛苦。但后来,我看到你们这些顾家的儿子,也是与我一样被摆弄的棋子,我释然了许多。”
  顾经年道:“你与我说这些,目的是什么?”
  “你信不信,早晚有一天,你会被顾北溟炼化了。”
  “所以呢?”
  “你不敢反抗他?”苗春娘笑问道。
  说罢,她看向了前方的灵位,眼神带着些许嘲意。
  “反正我知道你长兄是不敢的。”
  顾经年道:“你不必激我,你说的,我也未必信。”
  “是吗?”苗春娘问道,“我的分析哪里不对,你大可指出来。”
  顾经年没说。
  他心想,倘若顾北溟的叛投真是瑞帝的阴谋,开平司岂会命令自己把顾北溟带回瑞国?
  可另一方面,他今日一想,也感到了奇怪。
  开平司要的是带回顾北溟,而非刺杀。是有什么一定要问清楚的吗?
  苗春娘见顾经年不语,试探道:“怎么?你知道某些不可言说的内情?”
  “倘若如你所言,我父亲应该更愿意扶持殷括,毕竟殷括更愿意尝试炼术,那他为何要派人刺杀殷括?”
  苗春娘反问道:“你怎知殷誉和就不愿意尝试炼术?”
  顾经年意识到自己其实不了解殷誉和。
  他与殷景亘、殷婉晴更熟悉,之前对殷誉和的印象都是下意识根据那兄妹俩而来的。
  兄妹俩态度坚决地反对炼术,能代表殷誉和吗?
  殷景亘答应过会到西南找到缨摇,送出雍国,让她与凤娘等人去寻找沃野。
  一直以来,殷景亘的态度也代表了殷誉和的意见,在这件事上,应该也不例外……
  “你在想什么?”苗春娘问道。
  顾经年道:“你说的我会查证,你我互通有无吧。”
  苗春娘道:“既是互通有无,我也有事想要问你。”
  “问吧。”
  顾经年不介意苗春娘提问,他正可知道越国遗民们感兴趣的事是什么。
  反正,答不答由他来决定。
  只听苗春娘问道:“你可问过顾北溟,你娘亲果真被他杀了?”
  顾经年心中早就提醒自己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能露出破绽,因此眼神没有丝毫波澜,第一时间反问道:“你为何想知道这个?”
  苗春娘有些佩服他的心智,笑了笑,道:“告诉你也无妨,想必你也听说过,师玄道是被不死军擒住,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的。”
  “所以呢?”
  “越国举国之力所炼之术,有三分皆归师玄道。”
  “怎么?”顾经年问道:“你们怀疑他未死?”
  苗春娘笑而不语。
  从一开始,她就猜到顾经年不会回答她的提问,之所以还问,就是抛出这件事让顾经年去查。
  就像给狗抛出一根骨头,狗一定会去捡。
  “好了,告辞。”
  “等等。”苗春娘拦住了顾经年,道:“你回居塞城,不去别处,只来我这儿,岂非给我招来怀疑?”
  “那又如何?”
  顾经年话音未落,苗春娘已再次凑近,抱住了他。
  不等他推开她,她忽然低声又说了一句。
  “你很小的时候,我便抱过你。”
  “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