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破破破      更新:2025-10-18 15:14      字数:3177
  头悬梁锥刺股本只存在于故事里,可赵肆一下子就能与故事里的主角感同身受了——急切,万分急切,她与她的目标相隔何止千里万里。此前她从不觉得时间流淌得如何地快,反而只觉得缓慢,恨不得转眼就能长大,可在这个时候,她却开始觉得时间太快了,还没有做什么,一天就过去了,还没有学会多少,几个月就过去了。
  一晃眼,高二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赵肆头一回在意起了期末考试的成绩,原因无他,学校会根据这场考试的成绩和个人志愿在第二学期重新分班,打算高考的打算单招的打算实习就业的都会分开来,赵肆自然是冲着高考班去的,而这次考试的分数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分班结果。
  等出分的几天,赵肆几乎坐立难安,在家里转来转去,怎么也静不下来。赵平照例窝在客厅的躺椅上喝酒吃花生,眼睛跟着赵肆走,好一会儿,发出一声嗤笑:“不就是考试?你又不是没拿过倒数第一回来,有什么好想的?”
  赵肆懒得理他,接着转。
  吴永芳扶了一下老花镜,也看她:“四啊,别转了,妈眼晕。不就是期末考试吗?妈看你一定行。”
  “这么好学早就学上去了,哪里等得到今天?咱们家的人哪有那本事?算了吧。”赵平又笑了一声,碾开一颗花生,丢进嘴里,花生壳和红皮的碎屑落了一地。
  赵肆真是烦死赵平的泄气话了,打小就是这样,再好的事叫他一说也没了意思。不过小时候赵平还有那么些父亲的权威,赵肆虽觉不高兴,却也不能怎么样。现下不同了,赵平自己活成了个烂人,哪有脸来点评赵肆?
  她剜了赵平一眼,呛道:“吃你的吧!漏嘴巴,又吃一地!一会儿自己扫了!”
  “行行行,我扫我扫。”赵平今天心情不错,闻言缴械投降,倒是难得地平和。只不过是不是真的会扫那就不好说了。
  赵肆知道他的德性,也懒得再跟他纠缠,本想帮她妈一起串珠子,她妈说今天的活做得差不多了,不叫她插手。
  她想了想,便回了自己屋,她躺倒到床上,从床头柜的抽屉里摸出一本旧的武侠小说杂志。她已经很久没买杂志了,学校里没处买,她也没空看。
  她翻看了一会儿,只觉得没意思,又给塞了回去,最终还是打开了单词本,翻到上次卡了书签的地方,默念着接着背诵下去。她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呢,这才到哪里。
  第18章
  分班结果没几天就出来了 ,结果如赵肆所愿。她总算是松了口气,可以安心地过个寒假。
  这是第一个她把时间都花在念书而不是玩耍的假期。白天家里就她自己,她就在餐桌上学,晚上吴永芳和赵平要看电视,她就到房里去呆着。她的屋里没有书桌,她搞了一张小桌放在床上坐着写,盘腿坐久了腿酸,就躺平了背一会儿单词,或者出去转一圈活动活动。
  从屋里出来的时候,吴永芳和赵平正在看一个警匪片,乒乒乓乓的精彩得很,赵平看得目不转睛,吴永芳串珠子的手不停,却也是支着耳朵在听,串一会儿瞟一眼。看见赵肆出来,吴永芳的注意力一下就从电视里头转到赵肆身上。
  “喝水?还是饿了?饿了妈给你煮点面?”
  赵肆摇头,表示就是走动走动。
  吴永芳点点头,又去看她的珠子,面色上一闪而过的东西叫做期望。那是赵肆从未在吴永芳身上看到过的一些东西,叫赵肆再次被注满了力量。
  曾经那个温暖的家好像有一点点回来了。赵肆不由地希冀,只要我继续努力下去,是不是就能回到从前的日子?
  冬日渐冷,年味渐浓,赵肆一家的年照例是要回赵家村里过的。赵肆不爱回村里,那是个荒凉老旧的乡村,没什么乐子,更何况,爷爷奶奶都不是很喜欢赵肆,赵肆也不愿意上赶着讨嫌。
  但唯有回家过年这件事赵平半点都不妥协。用他的话说是:“老赵家的人不带老婆孩子回去过年,叫村里人怎么看?我赵平这张脸皮还要不要了?”
  赵肆不知该如何反驳,连吴永芳也说这是应该的,长辈偏心再正常不过,可小辈不敬长辈却是要叫人戳脊梁骨的。
  赵肆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道理,她的世界里黑与白、好与坏清清白白,谁对她好她都记着,往后也对人家好,而对她不好的她也记着。
  赵平的父母是两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咬着牙拉扯大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外头世界变化得再快,他们也是不认的,他们认的只有村里的那些道理,比如吃苦耐劳,比如节俭,又比如血脉延续。
  他们家养大了三个儿子,为这赵老太大半辈子都是挺直了腰板过的。到了下一代,老大家是一对的儿子,老二家是一儿一女,老太太满意地不行,到村头纳凉或晒太阳的时候,旁人的恭维更让她飘飘欲仙。
  在她眼里,她这辈子已经是值了,等到老了死了有一屋子孝子贤孙披麻戴孝,到了地下也是极有面子的,见着老赵家的列祖列宗她也算是有功。唯一叫她不满意的,就是最宠爱的小儿子只生了一个姑娘,她倒也做不了什么,只不过对吴永芳和赵肆没什么好脸色罢了。
  赵平有一辆旧面包车,以前用来运货的,自从店没了,车就闲置了,也卖不出什么价钱,多数时候就停在街边。也有些时候赵平会接个送货的活,开出去跑一跑。那车已经很旧了,座椅上的海绵都塌了,底下的弹簧硌着屁股,难受得很,赵肆一路上都坐不安稳。
  进山的路很长很长,中间还有一段盘山公路,一路都是重重叠叠的山,冬日里光秃秃的,并不好看,只让人觉得贫瘠。这里确实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耕地不多,田里的产出只将将够吃用。赵平这一代是用一双脚一步一步走出大山,在外头打拼出来的,人到中年有了些身家,又要回到山里头来。这贫瘠的山到底是他的家乡,是他衣锦还乡的乡,也是他颓败之后能够回返的家。
  但那不是赵肆和吴永芳的家与乡,吴永芳是镇里人,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到底与山里人是不同的,赵肆则是自小长在湖县,一年也就回来个一两回,她对村里也没什么好印象,自然也不当自己是村里人。
  “阿平回来了?”
  “哎,回来啦!”
  村里路不太好,赵平把车停在村头的水泥地篮球场上,下了车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走,一路打招呼。
  “哟,这你家姑娘?都这么大了?”
  “对对。阿四,叫叔公。”
  “叔公好。”
  “好好。”
  ……
  赵平的家是一栋砖石的老房子,门外有个小院,种了菜蔬,打理得整整齐齐。赵平瞧见自家院门,不自觉地就加快了脚步。
  “爸!妈!”
  小老太太听见他的声,从厨房出来迎他,母子两个很是亲近了一会儿,老太太满心满眼都是自家幺儿,仿佛没看见吴永芳和赵肆。赵肆也习惯了,抱着胳膊等在一边。
  “阿四,阿四,叫人!”好一会儿,赵平想起她了。
  赵肆没精打采地应声:“奶奶……”
  老太太也应了声,不尴不尬地,远没有对赵平热情。
  走完了常规流程,赵肆悄悄地就溜了,她又不傻,不受人待见,何苦杵在那里讨嫌。她熟门熟路地溜达到隔壁大伯家找堂哥堂妹玩,大过年的,几个小的聚在一块打游戏呢,噼里啪啦乒乒乓乓,音响开得奇大。几个头凑在电脑前看得目不转睛,瓜子花生嗑了一地。
  “赵冬冬,你好菜,走开,我来!”上一局以小堂哥被一枪爆头终结,堂妹赵雯拽住他的后衣领,硬生生地把他从椅子上拖下来,换自己坐上去,握住鼠标一派王者气象。
  “叫哥!没大没小的!”她最小,哥哥们也让着她,赵冬冬笑骂了两句,便也顺势让给她了。
  赵肆进来的时候三个哥哥正在七嘴八舌地指导堂妹打游戏。
  “啊啊啊啊,你们不要说话了!吵死了!”
  “有个箱子有个箱子!”
  “哪儿呢?哪儿呢?”
  赵肆凑过去一起看,围观的三个自觉地给她让开个位置,顺手再分给她一把瓜子。
  然后赵雯就被干掉了。
  赵雯暴怒,哐哐砸键盘,大堂哥忙去拯救他的键盘,赶紧又把赵雯拖下来。
  “让我再来一把!”赵雯不肯松手,被大堂哥拎走。
  “来什么来,输了就换人,我们说好的!”
  “到我了到我了!”
  “啊,四姐来了,那给四姐,你们都玩半天了!”
  “那行,阿四来。”
  赵肆从善如流地坐上了他们让出来的宝座,握住鼠标一通乱杀,她玩得好,看得几个也看得开心。
  “吃饭了吃饭了!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游戏!瞎眼睛!”大伯母在楼下扯着嗓子喊,“听见没!都滚下来!”
  “听见啦!”二堂哥也扯着嗓子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