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33节
作者:
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4 字数:4292
春枝亦非怯懦女子,想必已有了计划。
货物交割完毕后,明月才拿出那两盏猴儿灯,笑盈盈道:“多蒙贵府上照顾生意,实在感激不尽,这是杭州老字号的手扎花灯,江南一带的官宦人家都爱点呢,给家中的小公子、小姐们玩儿吧。”
原本赵太太不大看得上,结果一听明月说是什么“官宦人家都爱的老字号”,马上又来了兴致,“香兰,拿来我瞧瞧。”
士农工商,不是说着玩的。
香兰亲自过去提了,“太太。”
见那花灯封底上有印章,竹竿提手亦打磨得油光水滑,好似美玉,上头亦刻了制灯人的名讳,赵太太满意地点头,笑道:“果然比咱们这边的精致些。”
她看了一会儿,吩咐香兰,“送到少爷屋里,督促他好生读书。”
官宦人家有的,我家也要有。
明月的马屁拍的正是地方,走的时候,赵太太还叫人给她拿了一个点心匣子。
里面装的是枣泥糕、核桃酥、蜜煎桃片、酱乌梅、冬瓜糖和姜糖六样干湿点心,回去后七娘打开看了,笑道,“正好留着过年吃,摆盘也好看。”
这样精巧,又都是甜的,外头也得百八十个钱呢!
腊月滴水成冰,各处都有关门歇业的,她们已决定过了年再走。
接下来两天,明月陆续跑完另外三家,也把花灯送了。因意头好,大家都挺高兴。
王家老太太十分好客,听说明月和七娘要留在本地过年便开口相邀,“客栈人来人往的,终究不清净,不如在我家耍,左右屋子空着也白空着。”
明月确实有一瞬间心动,但想了下,还是婉拒了。
且不说人家是不是顺口客套一下,如今自己和王家买卖,虽说略有高低,但大面上还是平等的,若借住进来,有些事情可就要变味儿了。
如今住的地方虽也是王家产业,却是明月正经付钱的,住得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可比借住自在多了。
老太太也没强求,只叫她们常来玩,明月应了。
大事处理完毕,三十匹料子却没卖完,单下一匹杏黄色四花神瓶纹缎,寓意四季平安。
七娘和明月都想不通,这么好看的料子,还是这样的寓意,竟没卖出去!
寄予厚望二十两进的呢!
不应该啊!
不过卖货就是这样,没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就算客人之前喜欢,如今也有可能不喜欢了,谁又说得准呢?
明月龇龇牙,抱着往外走,“能在王家酒楼住的大多手头宽裕,挨着问问去,实在卖不掉咱们就留下自己穿!”
闲着也是闲着,问问又不会少块肉!
七娘跟着走,“我也去吧,万一有南来的客人呢。”
单匹料子确实不好出手,又是偏女气的颜色和纹样,可住店的却以男人居多,未必会将家中女眷们的喜好放在心上。
两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一连问了三天,吃了无数闭门羹,几乎就要放弃时,竟被一个山西的客人三十八两买走了!
心头大石终于落地,明月喜气洋洋地宣布,“行了,咱们也歇业,预备过年!”
忙了一整年,简直没个喘气的工夫,如今定要好生歇一歇,养养身子。
就是不知道春枝那边怎么样了。
春枝很紧张。
开口的机会只有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她无数次在脑海中反复排演,一连数日,几乎彻夜难眠。
腊月初八这日,马家老太太带儿媳出城上香,又往佛前供了几斤灯油,回来后赵太太也被感染,命香兰燃起檀香,自己亲自念了一回经。
等赵太太念完经,照例坐在里间床下吃茶,春枝深吸一口气,慢慢进去跪在地上,把头埋得低低的,只盯着赵太太的一点儿缎子面儿鞋尖说:“太太,奴婢,奴婢想斗胆向太太讨个恩典。”
下雪了,天儿阴阴的,鹅毛大的雪片被西北风托着狠撞在纸窗上,像极了春枝的心跳,咚咚作响。
赵太太端着茶盏的动作不停,又吃了一口才慢悠悠放回去,拿帕子微微沾了沾嘴角,似笑非笑:“我说呢,怪道你这几日伺候得殷勤。”
屋子里安静得怕人,内外若干大小丫头皆屏息凝神,生怕被波及。
春枝不敢抬头,“太太慧眼如炬,纵使奴婢有天大的本事,也瞒不过太太去。”
“行了,漂亮的话我听的够多了,说吧,什么事儿?”赵太太摆摆手,听不出喜怒。
她驭下很严,但是对于得用的心腹,也不吝啬偶尔施恩,好叫他们更加听话。
一旁伺候的香兰也替春枝悬心,扫了屋里的丫头们一圈,果见外间一个二等的正斜觑着眼睛往里瞟,被她一看,立刻心虚地缩了回去。
“奴婢……”春枝缓缓吸了一口气,声音努力控制着不发颤,“奴婢想求太太开恩,叫奴婢赎了身。”
一言既出,满室皆静,许多丫头都忍不住外头看。这春枝才提了二等没多久吧,正是好时候,怎么竟想着出去了?她又是被拐来的,没着没落,出去有什么好的。
方才那二等丫头脸上的惊愕都藏不住了!
赵太太许久没有说话,春枝伏在地上,一动不敢动。
她的身体开始变得僵硬、酸痛,汗珠慢慢沁出,顺着鬓角滴落,无声地在她衣袖上晕开一圈又一圈水痕。
“太太恕罪,实在是这几日奴婢总梦见死了的娘,骂我不孝……”说到这里,春枝是真伤心了。
马家上下只知道她是拐子卖来的,殊不知她和明月的身世颇有共同之处,家里孩子多,又一味的想要男娃,娘死了之后,爹养活不起那么多孩子,就把她卖了。
被卖那日,她哭得很惨,可爹却连头都没回一下。
奈何老家地方小,人牙子买卖不好,便又将连同春枝在内的三个女娃转手卖给了拐子……
卖身为奴就不算个全人了,只要主子不发话,泪都不许随便掉的,更别说祭奠亲人。
“百善孝为先,你难过也是人之常情,既这么着,我便放你两日假,你好好给你娘烧些纸,尽尽孝心。”赵太太的眉宇略略舒展。
临近年关,内外上下事物繁杂,难得有个得用的丫头,赵太太实在不想就此放手。
春枝知道她的心思,不敢多辩解,只是一个劲儿磕头,泣道:“太太开恩,求太太开恩……”
您方才还吃斋念佛t,发发慈悲吧!
赵太太的脸上慢慢难看起来。
春枝磕得实在,一下一下咚咚闷响,没一会儿额头就红肿一片,隐隐沁出血丝。
香兰心生不忍,本想劝和,又不知该从何处下嘴,正着急,就听外面禀报说“老爷回来了!”
“还不滚下去!”赵太太瞪了春枝一眼,话音未落,马大官人已风风火火地进来了。
他身上隐隐带着酒气,眉头也皱着,解下披风往地上一丢,开口便不悦道:“老远就听见动静,怎么着?大过年的又闹什么?”
赵太太摆手让丫头把披风捡起来挂好,没好气道:“这丫头白长一副聪明相,大节下给我找不痛快,闹着要赎身,好似谁苛待了她似的。”
大过年的求去,上下一干仆从听了会怎么想?必要人心浮动。
传到外头,又叫外人怎么看?
春枝连连磕头给赵太太磕,也给马大官人磕,怕被说毁了节下喜气,不敢掉泪,“奴婢七岁就进了马家,老爷、太太的恩情大过天,至死都不敢忘,只是奴婢实在想娘,求太太开恩啊。”
马大官人今儿在外同官府的人应酬,本就劳累,回来又看个丫头哭哭啼啼,更烦,而妻子这么点小事还死揪着不放,真是烦上加烦,“她要走就叫她走,又不是什么活宝贝,大年下的吵吵什么,还嫌不够乱?还是嫌福气太多了?!”
春枝听了这句,犹如得了圣旨,不等赵太太说话便重重地对马大官人磕了几个头,几乎喜极而泣,“谢大官人开恩,谢大官人开恩!”
赵太太固然威风,可终究马大官人才是家主,他既开口,此事就算铁板钉钉了。
眼见赵太太脸上黑的跟什么似的,香兰忙上前推了春枝一把,假意呵斥道:“好个没眼色的东西,大官人难得金口开恩,还赖在这里作甚,还不下去!”
一句话提醒了两个人,春枝忙连滚带爬退出去,赵太太也略略和缓了脸色。
他夫妻二人一直内外分明,赵太太不大过问他在外面的事,马大官人也鲜少干涉内宅事务,如今却当众越过她处置了一个丫头,可见必然遇着不顺的事了,连忍都忍不得。
见赵太太回过神,香兰朝众丫头使了眼色,带头退到门外廊下。
那个与春枝不睦的二等丫头不死心,一双眼珠子咕噜乱转,香兰皱眉道:“年节下事多,都把皮子收紧些,别仗着爹娘的体面惹出什么乱子来,再叫主子们不痛快!”
众人连忙称是,那个二等丫头也不敢胡思乱想了。
看没了外人,赵太太心里的不快又有些难压,忍不住对丈夫抱怨道:“这么一大摊子事,添人还不够使唤,偏偏又少了人,叫我怎么弄?”
“全家上下就指望这个丫头不成?!”马大官人揉着胃,声音罕见的有些高。
平时看着挺精明,怎么就跟个丫头较真儿!我的话也不管用了?
赵太太这才注意到他脸色不好,额头也有冷汗,忙上前嘘寒问暖,又隔着门喊,“香兰,香兰,快叫厨房做一碗热热的解酒养胃汤来!”
马大官人略略放软了声音,疲惫道:“再能干也只是个丫头,值当的你生气不成?她既生去意,强留也无用,天长日久,只怕要生出怨气。倒不如就放她去,年根底下,也算积福了……”
事已至此,赵太太还能说什么?
所幸春枝并非那等不记旧恩之辈,虽然赎了身,仍在马家多留了两日,与众丫头交割,将一干事务处理得妥妥当当。
而赵太太那边,先有丈夫一番话开解,后有香兰见缝插针宽慰,又见春枝这样知进退,最后一点火气亦被抚平。
离开那日,春枝特意来赵太太跟前谢恩,赵太太还给了赏钱和两件厚衣裳。
春枝推辞不敢受,“老爷太太肯放我出去已是天大的恩情了,哪里好再要东西。”
见她如此知道轻重,这几日得了自由也没肆意宣扬,赵太太心里总算舒坦了些,“罢了,你想着给自己赎身,也算有志气。二等丫头本就有一份年赏,虽差几日,念在你过去伺候尽心的份儿上,也都给了你吧。”
听了这话,春枝的心才算彻彻底底落到肚子里。
她第一次如此情真意切地给赵太太磕了个头,哭道:“太太待我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纵然今儿我出去了,日后也会常给太太烧香祈福,保佑您长命百岁。”
回想起来,赵太太对自己确实不错。
可也仅仅是不错罢了。
与“自由”相比,春枝选择毫不犹豫地抛弃这点“不错”。
这是明月第一次在外过年。
意义非凡。
一连几天,她和七娘都忙于采买年货,还特特向客栈打听了,确认新年夜也不关,厨房还会给滞留店中的客人们留两眼小灶后,心满意足。
明月哄了王老太太高兴,又让林太太焕然一新,王大官人也乐意照看,前几日便让店里的伙计多帮衬着,故而伙计们都很热情,事无巨细地交代:“大年三十直到初三,客栈里只有看屋子的,一应柴火、粮油和大灶间早过了账,俱都封存。不过大官人有吩咐,叫我们单独分一眼灶给你们使唤,只是需得自己提前买好了柴面粮油。想要热水,也得自烧。”
“多谢多谢!”这就很好了。
两个人将带回来的铺盖、衣裳俱都拆洗了,借着暖呼呼的炉火烘干,浑身舒坦。
明月的心情很好,还特意出门称了一斤糖瓜,一斤香煎蜜枣,一斤姜糖,一包加了椒盐揉的酥饼。
虽然之前她和七娘说好了要将赵太太给的点心匣子留做过年摆盘,但……架不住“勾引”,今天“咱们就一人吃一块,还有那么些呢”,明天“哎呦这边吃得多了,再吃那边一块平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