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41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4      字数:3676
  她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可怜,像一条被人丢弃的野狗,远远地渴望着不属于自己的幸福。
  不,她马上又觉得自己很幸福,哪怕没有家人,在遥远的异乡也能有这么个人思念着……
  怕什么!明月暗骂自己没出息,想写就写了,又不会掉块肉!若对方不喜欢同自己说话,自然不会回t信,那时不就知道了?
  想明白之后,明月复又欢喜起来,端端正正坐好了,一脸严肃地开始动笔。
  她现在会写的字不多,想写什么却不会时,就打开《千字文》的字帖从头背诵,背到对应的音节照着描。
  不算好看,歪歪斜斜老大一个。
  她甚至不确定是不是这个字!
  可若通篇读下来,应该能懂的吧?
  一封信写下来,明月足足把《千字文》背了几百遍,硬生生学会了写二十多个新字!
  等她把信纸晾干,七娘和春枝已经循着地址、牵着骡子、背着行囊找来了。
  昨儿半夜明月和绣姑齐齐离去,她们也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并不敢睡,干脆点起油灯,一边缝衣裳一边等待。熬了一宿,不光得了东家购置新居的喜讯,连明月的春装也新制了一身,倒是应景。
  两人还没进来就被惊呆了,齐齐杵在大门口吞口水,眼睛瞪得老大。
  “东家,这,以后咱们真住在这儿?”
  这么好的大宅子得多少银子呀!
  “那还有假?!”明月大笑,一手一个往里拽,得意洋洋道,“说了要带你们挣大钱,过好日子!”
  两人边走边看边哇,嘴巴就没合上过,活像青蛙成精。
  “快看呐,竟然还有花园!”七娘凑过去,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里头怒放的玉兰花瓣,美得魂儿都要飞了。
  真好啊!
  “快看我新写的信!”明月从书房里探出脑袋来,抓着信纸给她们看,“我会写信了!”
  快夸我!
  “哇!”七娘和春枝立刻被吸引了,纷纷投来崇拜的目光。
  尤其是春枝,又惊又喜,“你识字,你竟然还会写字!”
  多了不起啊!
  明月被她们看得不好意思,红着脸嘿嘿笑,“或许有的写错了,但是,但是我觉得自己挺厉害的哈哈!”
  常夫人和莲叶她们也一定很惊讶。
  从杭州往京城去的人不少,还有专门的信使,明月找了最贵、信誉最好的,反复核对了地址,委托对方送过去。
  “若有回信,你可千万要送来啊。”她难得忐忑地说。
  “放心吧,”出门在外,谁不期盼家书呢?那人听多了类似的嘱咐,笑着安慰道,“若有回信,哪怕天上下刀子,我也一定送上门!”
  明月放心了。
  想着七娘和春枝一大早收拾行囊进城,必然没来得及用饭,这会儿她也饿得肚子咕咕叫,便自街边食肆买了许多包子,用荷叶结结实实抱了满怀。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杭州植被繁茂、水泽遍布,笋子和虾子乃餐桌常客,这包子便是笋丁虾肉馅的。无需额外烹调,只撒一点盐巴便很鲜美。
  当天晚上,明月、七娘和春枝谁都没睡,连夜挽起袖子打扫。
  房东一家走得仓促,锅碗瓢盆、门帘靠枕、鸡毛掸子、笤帚扫把之类的家常小件都来不及带走,而那伙兵士又看不上,如今正好留给她们使。
  角落充当库房的耳房里还有好些木炭,成包的蜡烛,一套绣架,一只小巧泥炉,几只水桶木盆等杂物,都用得上。
  春枝看过后高兴地说:“东一堆,西一撮的,乍一看不多,细算起来也不少,若去外头买,也得几两银子呢。”
  “正是呢。”七娘难掩兴奋,从门外抱着橘子进来,“这里真好,外头什么都有卖的!”
  家具摆正、擦净,地上的坑填平之后,各处立刻齐整起来,铺盖一铺,就很像那么回事儿了。
  七娘盘算一回,眉飞色舞道:“之前还说那些缎子用不完,如今好了,东家屋里各处的被褥、坐垫乃至床帐,哪个不要用料?”
  还未必够呢。
  “如今天暖,那些暂且不急,以后猫冬慢慢做吧。”明月道。
  其实忙只忙到上半夜,奈何三人亢奋太过,嘴巴都咧到耳根子,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不知不觉,天都亮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纵然一夜未眠,三人也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七娘和春枝用昨日添置的东西合力做一顿早饭,明月胡乱吃了,又去外头找先生看日子,预备乔迁宴。
  她在杭州熟人不多,算来算去也只徐婶子和绣姑一家、薛掌柜。
  徐婶子和绣姑不必说,昨晚就知道了,明月便单独去告诉薛掌柜。
  薛掌柜先道恭喜,又问住址,竟笑了,“这不是缘分是什么?那里距我在城里的宅子不远,若坐船,不出两刻钟便到。”
  明月问她的住址,果然近,“原本还恐你忙,不得空来,这下好了。”
  听听,“城里的宅子”!那肯定还有城外的,真叫人羡慕!
  “正是,”薛掌柜笑道,“这顿乔迁宴我吃定了。”
  买房置地是大事,必有蓬勃向上之喜气,总要去沾一沾的。
  三天后就是黄道吉日,众人一早便来了,先择吉时放几挂大红鞭,并各自送上贺礼。
  薛掌柜送了两匹大红镇宅缎子、一个约莫半人高的种着睡莲的青石小缸,缸外壁刻着万事如意纹。她叫明月摆在院中央,“咱们生意人的住处,没水是不成的,这叫风生水起。”
  原来如此!明月肃然起敬,立刻亲自去摆好。
  绣姑一家送了几把新筷子、几样细瓷餐具,徐婶子是一块新菜板、一条鱼,就连七娘和春枝也合伙买了几包点心、一个猪头做贺。
  众人一起忙活,将那大猪头炖得烂烂的,鱼也烧得喷香,另炒几样新鲜菜蔬,供了艳丽瓜果,摆放干湿点心,搬来香案,倒上美酒拜祭各路神明,又单独供奉土地,意在告知新主家到了。
  明月提前沐浴更衣,此时又净手,焚香祷告,四面拜神。
  到财神位时,她格外郑重,每拜一次便在心中默念:发财,发财,发大财……
  世上再没有比这个更虔诚的了。
  隔壁听见动静,也来瞧,问过后才知道屋子易主,也去街上买了两封点心凑趣。
  “外子在衙门当差,白日不在,以后就是邻居了,要多多亲近才是。”
  明月也喜,“原来在公门高就,失敬失敬。”
  要不怎么说好地段的房子贵呢,单看邻居就不同了。
  身在公门的高邻多,附近就不会有泼皮无赖滋扰,十分清净,各路消息也灵通。
  那女子却笑,“公门人多着呢,算不得什么,哪里比得上妹子你呢?年纪轻轻就置办恁大家业。”
  生意人钱多,流动亦多,便如候鸟,来了又去。她居住此地七年有余,邻居前前后后却换了六次,也不晓得这次来的又如何……
  初次见面,她未细说丈夫在何处任何职,明月也不细问,来日方长嘛!
  巧慧年纪小,最爱热闹,一整日都在笑,结果傍晚得知要回家,哭了,“明姐姐以后都不在咱们家住了么?”
  明姐姐知道好多有趣的事儿,喜欢陪我玩,还会给我编草蚂蚱呢!
  绣姑哭笑不得,“大好的日子,快别哭,你明姐姐熬出头,有了自己的屋子,你若想她,常来就是了。”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巧慧越发体会到分别的意味,继续大哭。
  她腿短,这么远,要走多久才到啊!
  小孩子的感情真挚而热烈,明月也被带得眼眶泛红,过来搂着软乎乎的小姑娘安慰。
  绣姑一家帮了她太多,骤然搬走,明月也伤心。
  良久,巧慧才抽抽噎噎地停了,从小荷包里翻出珍藏已久的石头,摸了又摸,最后才恋恋不舍道:“明姐姐,给你玩。”
  那是一块小狗形状的白色天然卵石,最妙的是狗头位置有两块黑斑,活似双眼,去年巧慧捡到之后便爱不释手,几乎日日把玩,如今早被摩擦得油润发亮,漂亮极了。
  小孩子肯将心爱之物送出,意义非凡,明月郑重地接了,又跟她拉钩,约定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第35章
  一气折腾到二月初七,明月才得空停下来喘口气。
  期间绣姑帮忙物色租客,顺利将隔壁租了出去。租户是一家四口,因儿子来这边书院求学,又恐他为富贵繁华所迷,学坏了,便举家搬迁。
  白日儿子出去上学,当爹的在城中某布庄与人做管事,只有母亲带着小女儿在家绣花卖,因怕给恶人盯上,便欲在好地段租房。
  这几日明月专门找邻居打听了,得知因附近风气极佳,似那等带正经书房的开阔正房,租金极贵,单租少说要八两。
  厢房便宜些,可也不会少于六两。
  邻居女郎还好心提醒她,“分租大家差不多都是这个价,你便不好太低了。”
  容易得罪人。
  如此一t来,若都分别租出去,一个月就有二十两!
  但这家人想整租,又是来求学,少说三年不会挪地方,便要讲价。
  合心意的久租客实在难找,作为房东的明月自然也愿意省事,“我这里家具都是齐备的,又是好料子,你们只将铺盖带来就能住,委实没有太大讲头。一季分租是六十两,整租五十五两,这么着吧,若你们一次付整年的,就算二百一十两,如何?”
  银子到手里就能钱生钱,略让一些也值了。
  二百多两对普通百姓而言无异天价,然这家人言语斯文,衣衫整洁,手指也都细腻白净,显然不以下等体力活儿谋生。
  最关键的是,那女人是苏州人!做的是苏绣!
  明月可太知道苏绣的价值了。
  苏绣精细,做得极慢,可能一个、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得一副,但小小的一副就能卖十几、几十两!大的卖到几百两的也不在少数。
  果然,那夫妻俩飞快地对视一眼,痛快付了整年租金。
  如此一来,算上之前买房剩下的,如今明月手中便有六百两了。
  天气渐暖,市面上的新式布料陆续上新,明月连着跑了几日,将各色薄缎、绫罗纱绮绡都买了些,凑够三十匹。
  其中以纱、绮、绡三样最薄,用丝最少,叠起来五六层依旧能看清肌肤,望去好似晨间山雾,有烟雨朦胧之美,此三者工艺最高,虽只薄薄一卷却最贵,没有一匹低于六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