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113节
作者:
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5 字数:3718
别看一口气加了这么些人,八亩多的园子呢,往里面一撒,照样清净。
二月底,明月亲自去染坊那边看着出货,隔日梁鱼却来上报,“东家,这两天夜里外面似乎有动静。”
第76章
染坊的位置相当偏僻,除了送货的和明月,平时很少会有人经过。
据梁鱼说,明月来的三天前午后时分,有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媳妇抱着小孩在外面敲门,说是来附近踏青的,一时走错了路,看见这边有人烟,无奈过来讨碗水喝。
每年二三月份江南一带风景如画,确实常有人往野外跑,如果对此地不熟,迷路也说得通。
况且又是个带着孩子的年轻女人,蔫哒哒的小孩手里掐着两朵蔫哒哒的黄花,娘儿俩走得满脸红汗,嘴唇发干,无甚可疑之处。
经过江平一事,七娘等人也警惕起来,不敢叫人入内,只在大门口阴凉处拿了个凳子与她们坐,又给水喝。
染坊甚大,秘密都在后院,前院只有装卸货、拴马停车用的大片空地,从大门口什么都瞧不见。
七娘还多了个心眼儿,担心是拐子,故意叫人拿了手巾给小孩擦脸,逗他说话。
小孩儿不大舒服,不想说话,就把脑袋往女人怀里一扎,哼唧着叫娘。
见此情景,大家稍稍松了口气。
还好,不是拐子。
只是巡视到这边的梁鱼无意中发现,那当娘的并不心疼不舒服的孩子,反而频频四下打量,还有意无意的引着去给她送水的年轻小姑娘说话,问这里是做什么的云云。
染t坊的伙计们几乎日日被耳提面命,不许对外多谈,故而送了水就走,装没听见的。
“我觉得有些不对劲,多看了几眼,”梁鱼皱眉,“也不知那厮是心虚还是觉察到了,喝完水就带着孩子走了。我本想跟上去看个究竟,又恐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明月点点头,“你做得很好。”
人手少就是这点麻烦,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好擅离职守。
梁鱼继续说:“第一天晚间有动静是那对母子走后的第二天夜里……”
她是弓箭手,眼睛比常人看得更远更准,夜视也强,大多挑最危险的时段去哨楼观望。
染坊靠墙一圈有火把,但难免有死角,大约丑时前后,梁鱼突然听见狗子在西南方接连叫了几声。
从梁鱼的位置看去,不见什么异常。
“夜间常有小兽出来觅食,偶尔狗子听见了,也会叫,又或是歹人故布疑云,在地面巡逻的夏生也未敢轻举妄动。”梁鱼和夏生静静等着狗子,见它们又换了几个地方叫,之后便再无动静。
明月夸赞了她们的警惕和周密,“确实,若只狗叫,的确不好分辨。”
很多歹徒就喜欢先投石问路,把护卫引开后行动。
“是,我也是想起那对可疑的母子,这才多心了。”梁鱼道。
其实旅人登门讨水讨饭并不稀奇,因没教养而四处乱看也很常见,但偏偏是走后出现动静,职责所在,容不得梁鱼不多想。
天亮之后,梁鱼出门察看。
染坊地处丘陵之间,四野无人,植被繁茂,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嫩草,很难留下痕迹。但对目力出色的弓箭手来说,想要分辨并不难。
她趴在昨天狗叫的几个位置仔细观察后,发现部分嫩草有被踩踏过的痕迹,叶片破损变深,渗出汁水,不似往日挺拔。
“看大小,很像有人踮着脚踩过。”梁鱼神色凝重,“若我所料不错,第一个带着孩子来的,是投石问路。这两天晚上来的,是提前踩点,想要看看守备情况。我们没有中计,他们却未必会轻易放弃,只怕等过几日我们放松警惕,便会卷土重来。”
明月扫视着四周,看清风从远处一排排高树上刮过,压得它们纷纷弯腰,“风过留痕,你做得够好了。”
场子大,日常警戒倒罢了,倘或真闹起来,两个人两条狗完全不够用。一方起火,若不去查看,恐被对方探出虚实,就此成为突破口;可若去查看,又恐中了调虎离山之计,真是左右为难。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处虽隐蔽,却也非绝境,每月总有几趟人来人往,时间长了难免被人盯上。
早晚的事。
只是比预计的还要早,护卫没凑够。
明月暗中思索,素日够低调了,只是不知是哪一步漏了风声……春枝那边呢?城中住处暴露了没?
她转身对苏小郎说:“正好春枝和你爹送货也回来了,连带着角儿和莲笙,叫她们带上要紧的物事和换洗衣裳,这几天都到这里来住。”
苏小郎父子加入后,守卫人数翻倍,压力锐减。
而且重要的人过来聚在一起,便不怕顾此失彼了。
苏小郎领命而去,明月又问梁鱼,“你说的那几个人什么时候到?”
武阳郡主的神来一笔太过突然,导致明月崛起太快,就像小马拉大车,短时间内尚可勉力支撑,但稍有风吹雨打便会摇摇欲坠。江平的事也好,此番也罢,都是木桶短板逐渐暴露所致。
有些吃力,但只要好生筹划,未必撑不过去。
不,是一定要撑过去。
“应该就是这几日了。”梁鱼想了想,“东家,是否要报官?”
明月也考虑过,不过还是否定了。
以她和地方衙门几次打交道的经验来看,那也是一伙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现在她们只是怀疑,纵然报官,官府也绝不会多看一眼。
明月甚至想,要不要一劳永逸,将染坊迁到新买的园林中去,周围多是达官显贵,又有巡逻的士兵往来,谁敢放肆?
但……不行。
染坊味道大,需要排放大量污水,又要极其开阔平坦的场地晾干,园林中根本施展不开,衙门也不会允许她在西湖边建染坊。
春枝很快带着人来了。
虽然苏小郎没说原因,只让她们尽快收拾了走,但四人还是觉察到微妙的紧张感,一路上都很紧绷。
明月笑笑,“没什么大事。”
又对莲笙说:“去后面找高大娘,这几日正好验验你的手艺。”
莲笙立刻就顾不得猜测了,有点兴奋,还有点紧张,拎着自己的家伙事儿就往后走。
春枝看看明月,对角儿道:“你也去玩儿吧,这两天没事,跟着打个下手。”
“哎!”她怎么说,角儿便怎么做,马上跟莲笙手拉手跑走了。
两个姑娘作伴,在陌生的环境里便不那么拘束了。
苏父自去同梁鱼说话,细问情形。
众人集合的头一天无事发生,次日也无事发生。
甚至没等来猜想中的歹徒,反倒梁鱼引荐的那对夫妻双刀先到了。
明月大喜特喜,简直喜出望外。
六个有经验的护卫、两条犬,一起守一座染坊便很说得过去了。
两口子都是非常结实的体型,不算很高,穿着衣服,看着有点瘦,垂着眼的时候看上去似乎只是一对寻常的老实的年轻夫妻,可是当他们抬眼看人时,眼底那种凶悍却隐藏不住。
明月满意地笑了。
越凶越好。
明月直接放出话去,“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有几个点子不长眼,要来试试我的深浅,你们立功的时候到了!干得好,我给你们养老!”
养老?!夫妻俩对视一眼,都很心动。
来之前梁鱼就跟他们说了,新东家虽是个年轻姑娘,但颇有江湖义气,豪迈又慷慨,只要忠心干活,银子比想象的还多!
夫妻俩年轻时大手大脚没存下钱,近亲都在行当里死绝了,远亲自顾不暇伤,偏两人年少轻狂时伤了身子不能再生,唯一的孩子还夭折了,难免有身似浮萍之感,总觉得天下之大,竟无下脚之处。
如今听了明月这番话,顿如狂饮鸡血。两个人的四只招子骤然亮起,恍若被唤醒的凶兽。
“东家仁义,”妻子名唤吴冰,个头不高,说话做事却很爽利,“我们也不好吃干饭,先练一段请您掌掌眼!”
说完,也不等明月回答,直接抽出朴刀,先夫妻对砍起来,刀刃相接之处火星子咔咔直冒。
明月等人看得龇牙咧嘴,纷纷喝彩,真神俊呀。
这两位现在看着也不怎么收敛安分,年轻时候更张狂,那得张狂到什么样?
出门还敢带刀……
得亏着染坊不进城,不然只怕城门口就给人扣下了。
吴冰坦然说:“东家既招护院,说不得要遇见几个硬茬子,自家吃饭的家伙省不掉,我夫妻二人一路只走小路,遇城不进,遇店不歇,故而来迟了。”
不然以他们的脚程,三五天前就该到了。
“好好好,贤伉俪连日奔波实在劳累了,先去洗漱歇息,养精蓄锐。”明月又赞一回,也夸梁鱼,又叫人传话,让高大娘和莲笙杀鸡宰羊,叫染坊上下饱餐几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要打仗,不吃饱了肚里没油水可不成!
直到第四日晚上,大家都怀疑是否真的虚惊一场时,狗叫了。
然后正在附近蹲守的苏小郎就见几块生肉从墙头抛了进来,不必说,一定掺了药粉。再看狗子,不为所动,他不禁暗道好狗。
保家和发财两条狗子每日好骨头好肉伺候着,都被高大娘喂得膘肥体壮、油光水滑,等闲伙食根本看不上。
且明月也有意训练,如今除了她和高大娘,谁给的东西狗子们也不吃。
保家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地,低头瞅瞅生肉,再扭头看看苏小郎,仿佛在说哪来的傻子用这种垃圾东西敷衍我。
这肉一点儿都不肥美,甚至还有点馊了!
因不确定贼人会从哪里进,众护卫早便商议过,分别在几处可疑地点驻守,除非有谁真的要求增援,否则就算别处打起来也绝不擅离职守。
吴冰夫妻两个初来乍到就赶上这种大买卖,心头火热,誓要拿来犯者的狗头做个投名状,以保下半生安稳。
却说外面的人在狗叫过的位置扔了掺有迷药的生肉,又耐心等了会儿,特意弄出一点动静试探
哎,狗子不叫了!
一定是被药翻了!
几息之后,几个人小心翼翼翻墙而过。
正当他们以为得逞时,却骤然听得同伴一声走了调的惨叫响彻t云霄,“啊!”
说时迟那时快,先是暗处几声破风声,两名歹徒大腿上各自中了一箭,应声到底。
一旁举拳欲打的苏父无奈朝暗处抱怨道:“你这抢我人头未免有些不地道吧?”
手持弓箭的梁鱼笑着走出来,“对不住,一时手痒,实在是他的方位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