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145节
作者:
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5 字数:3704
春衫、秋衫,夏日纱衫,冬日棉服,多大的买卖呀!
想想就心头滚烫!
而且不光衣服,书院上下一干教师、学子和诸多杂役都要住宿的,窗帘、门帘、被褥,乃至车马的帷帐要不要人做?
就算大部分用棉布,我也有棉布的渠道呀,固县的刘掌柜经营的就是棉、麻和羊毛买卖嘛!
第107章
卞慈说要先给苏馆长写封信,问问他哪一天有空,“他事情颇多,贸然过去只怕见不上。”
家里自在些,可终究不好办公务,最好就在万麟馆,办什么事立刻就能交代下去,免得夜长梦多。
明月自然非常感谢,只是觉得馆长肯定日理万机、公务繁忙,自己这点小事就去叨扰,是不是不大好?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上头的人说句话比什么都管用。”卞慈道,“下头的管事或许不忙,可你我使了银子还未必能见着呢。”
这倒是。
明月想了想,“不知他老人家有何喜好,初次见面,总不好空手登门。”
卞慈似乎想起什么极有趣的事,笑道:“他出身开封名门,自己又早早名扬天下,什么好东西都见过了,依我说道,不必费心搜罗,反倒容易弄巧成拙。只是他颇有童趣,爱吃些甜食、零嘴儿,夫人管得又严,你若有心,挑几样精致点心带着尽够了。”
不想见的人,搬座金山也没用;想见的,他也不在意那点东西,礼数到了就好。
明月感激不尽,“若买卖能成,我分一半利与你!”
这种事最要紧的就是门路,给一半真不算多。
卞慈失笑,“办成了再说吧。”
跟卞慈道别后,明月也不着急回家了,先让苏小郎立刻去告诉徐掌柜,“就说我要,桑园、蚕农都要,请她明儿一早就去办!”
苏小郎有点为难,“可是二碗尚未归来,吴冰夫妻又散了,若我离去,您身边就没人使唤了。”
万一再跟之前抓江平似的,自己扭头买包子的工夫,眨眼人就没了!
明月道:“我去找薛掌柜谈事,天色也不早了,之后就不往别处t去了,聊完了叫她派人送我家去,你去吧。”
苏小郎勉强答应,却还是坚持先把她送到薛掌柜的铺子里,“薛掌柜,我们东家就交给您了,若她走时天色暗了,劳烦您派两个可靠的人送送。”
薛掌柜给他逗乐了,“你们东家多大的人了,还用得着这样?”
苏小郎正色道:“多大的人也防不住暗刀子。”
又不是年岁大了就不会出事,他既担了这份差事,就得上心。
年岁不大,竟这般老练,薛掌柜捂连连点头,“得了,你去吧,我记着了,一定护宝贝似的把你东家护好了。”
苏小郎认认真真行礼,这才一阵风似的卷出去。
薛掌柜扭头看正疯狂洗脸的明月,用扇子柄戳戳她的后腰,“你这个护卫倒有些意思。”
倒反天罡安排起主子来。
难得模样俊俏,身段也要得。
“羡慕吧?”明月得意道,又往脸上撩了一捧水,“他日常极有分寸的。”
“瞧你得瑟的,”薛掌柜用扇面轻轻往她头顶拍了下,见她跑得两腮泛红、大汗淋漓,忙命人去买冰酪、晾酸梅汤,又亲自与她扇风,“什么要紧的事值得跑成这样,叫人传个话就是了。”
明月胡乱洗了脸,边擦边笑,几滴水珠顺着额发往下滴,眼睛亮闪闪的,“你且别说这大话,等会儿听了就知道。”
一时冰酪到了,明月吃了,趴在薛掌柜耳朵边把事情讲了。
“好姐姐,若果然能成,几百上千人的成衣你可吃得下?”
别到时候把活揽来了,自家却做不出,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薛掌柜压根就没有思考,当场拍板定下来,“好妹子,断不敢想你还有这般本事,这样的买卖挣不挣钱倒不要紧,难得这份体面。”
这妮子门路可真不少!
这可是给朝廷办差,回头往外一说,那么多正经的学子、未来的官儿都穿咱家的衣裳……瞬间就比其他同行高出半个头!
“襕衫只是费料,但样式简单,惟有下摆横着一道,也不用绣花贴字的,并不费事。”薛掌柜飞快地盘算着说,“我家就有几个好裁缝,飞针走线,手艺极好。回头看看他们定了什么日子、交多少货,若要得急,临时再找几个可靠的顶上就是了。怕什么!”
只要肯花银子,何愁不得好裁缝!
“我也是这样想的,”明月又喝酸梅汤,“然后就是料子,之前我还同你说桑农、蚕户的事呢,若顺利,从桑叶、养蚕,到缫丝、织布,再到染色、缝纫,咱们自产自销,就能将本钱降到最低,也不必东奔西走的。”
而且顺利的话,立刻就能把到手的桑园和蚕户整条线盘活了!
酸梅汤有点太酸了,明月又向薛掌柜讨糖渍桂花泡了,被对方戳了一指头,“当心把牙齿吃坏了!”
“我勤漱口呢,每每用过饭都以洁牙粉仔细刷牙呢!”明月捂着脑门,嘶溜着说。
薛掌柜点头,忍不住畅想将来,“若这回成了,日后未必不成,啧啧,真好!”
“嗨,八字刚一撇呢,”明月笑着推了她一把,“你这样当真,我可有点担心了。”
“怕什么!”薛掌柜满不在乎道,“有一撇也是一撇的本事,外人想画还没这个能耐呢!”
行不行的,试试不就知道了!
“夏日纱衫是赶不上了,”明月掰着指头算,“最早也就是赶秋衫,若能捞着冬日的夹袄,还多一件斗篷呢!”
“也不知道那边怎么安排的,”薛掌柜说,“我听说有的是按年算,有的是按季算,实在赶不上今年的,能捞着明年后年的咱们也不嫌弃。”
做这个买卖的肯定要找报价最低的,如此一来,就得自家能拿到第一手胚布的,像明月现在这种全线初具雏形的架势就具备了竞争的首要资格。
但冬装和夏日纱衫所用的布料品类截然不同,精通养蚕缫丝的商户未必每种都织得出来,所以有时候也会按照季节派活儿,比如夏装给甲家做,冬装乙家做等等。
“这个倒不怕。”明月笑得志得意满。
徐掌柜两口子是老纺织了,祖传的手艺,常见的基础面料什么都会些,这一二年又改进了织纱,厚料、薄料都使得,甚至简单花样的绫罗也做得。
瞧瞧,过去几年辛苦打拼下来的江山,如今都要一一用上了!
今天临时决定的事不少,明月没提前安排家里的船来接,便由薛掌柜安排的一个小厮临时去叫,另一个则陪她在岸边等着。
天黑了,岸边酒馆、茶楼、食肆渐次亮起明灯,引来飞蛾纷纷、蚊虫嗡嗡,明月不断活动手脚,生怕一停下来就被咬了。
“江老板?”正蹦跶着,明月就听斜后方有人叫,扭头一看,竟是童琪英。
“童公子,真巧,你外出会友回来了?”明月惊喜道。
童琪英穿着一身藤萝色纱衫,随行的书童背着琴囊,显然刚从外面归来。
“是,真巧。”童琪英笑着点头,“江老板要回家?不介意的话,坐我家的船吧,倒比临时外头找的干净些。”
童家访客不少,在这码头上有专门的泊位。
正是饭点,着意游湖的游人不少,明月就见那跑去租船的小厮连着跑了两家都没有,便答应下来,“恭敬不如从命,麻烦了。”
她对另一个陪自己等着的薛家小厮说:“这是我的邻居,我坐他的船回去,你们回去和薛掌柜复命吧。”
那小厮看了童琪英一眼,有些犹豫,“这……掌柜的说务必送您到家门口才好。”
谁知道这位什么童公子是怎样人呢?掌柜的交待的事做不好,回去恐怕要挨骂。
童琪英知道明月怕麻烦自己,“不要叫他为难,船虽不大,载五七个人亦绰绰有余。”
“也好。”
岸上灯光昏暗看不大清,进了船舱后,船夫掌灯,明月这才发现对面的童琪英似乎有些疲惫。
“失态了。”觉察到她的视线,童琪英歉然道,腰背依旧挺得笔直,纱衫下摆处几串苏绣藤萝栩栩如生。
明月哑然,复又笑道:“是我打扰了才是。”
要不是自己来,说不定人家还能靠在哪里躺一躺。
“文会很累么?”有外人在,想必童琪英是不可能放松了,明月便找了些话来说。
“还好,”童琪英想了想,认真道,“只是难免有些见解不同。”
与人辩论很费脑子,有时比骑射更累。
这种事明月没参与过,就有点接不上。
“江老板今天也没去孤山。”童琪英忽道。
“哦,有点买卖要谈,”明月忙道,“童公子今天去了么?”
童琪英抿抿嘴,微微点了点头,“晨起山间有雾,在那里看很好。”
“说起来,几天不去,倒有些想那里的点心了。”明月笑道,“啊说到点心,童公子,你知道杭州城哪里的点心最好吃么?”
听卞慈的意思,那位号“空空子”的苏老爷子嘴巴很刁,尤其是头回拜访,点心方面务必得上心。
可她本人并不挑食,差不多的都觉得挺好吃,况且来杭州也才四年多,定居也才两年有余,对这种精巧玩意儿的了解实在有限。
“点心?”童琪英想了下,歉然道,“我这两年不在杭州,倒不大清楚。不知你是要家中待客还是怎的,不介意的话,我可以让我家的厨子做了送去。”
他经常在外会友,偶尔也做东攒局,叫厨房准备点心、酒菜等物,并不算什么。
啊,还能这样?!
明月口中立刻回味起当初童家送的节日回礼,其中就有几样点心,确实精致考究,外观和口味都远胜过明月在外面吃的。
“其实是要送人,”明月实话实说,“会不会太麻烦了?”
“朋友间不就是会互相麻烦么?”童琪英笑,“之前你还帮我为母亲选料子呢。”
-----------------------
作者有话说:明月:利用身边可利用的一切资源!
第108章
卞慈先给苏老爷子去信,定下六月十一那日。
明月起了个大早,带着苏小郎和二碗出门,先在湖面上与童琪英碰头,接了点心匣子,然后便直奔万麟馆而去。
“东家。”尚未靠岸,苏小郎便朝岸上努嘴儿,“那儿!”
明月定睛一看,惊讶地发现卞慈竟然就在万麟馆山脚下的码头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