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第171节
作者:少地瓜      更新:2025-10-20 17:25      字数:4255
  “奴婢听说,放榜都是从后往前念的,童公子那般的才学,一定在后头呢,您这会儿去还赶得上。咱们的人前儿就去占位置了。”
  原先明月确实想去,可这会儿冷静下来一想,以童琪英的习性,今日必然在家等消息,她去了也见不到。
  “罢了,”明月垂着眼帘道,“不去了,梳家常发式即可,衣裳也要舒坦的。”
  两个丫头对视一眼,“是。”
  “对了,”明月干脆自己拿起梳子往头上划拉两下,“去问问莲笙,我之前让她准备的贺礼备好了么?备好了就拿来我瞧瞧,别误了时辰。”
  童老头儿不待见自己,但若童琪英中举,今天就是大喜之日,必然不会将邻居的贺礼拒之门外。
  至于童琪英本人……根据之前她对常夫人之夫,杨逸中举后的了解,头几日必然宾客盈门,又要四处应酬,肯定腾不出空,只怕也累得够呛。
  人累了,就厌倦,就会想躲清静。
  六天,六天吧,六天后开始,她就日日去孤山食肆蹲守。
  第132章
  早饭过后,明月叫了莲笙过来,“折腾这几日,我也累了,今儿不见客。若有人来,只说我出去了。”
  一转眼都九月初五了,八月太忙,跟长着翅膀飞了似的,没品出味儿来就过完了。
  莲笙应下,“东家很该歇歇,我们瞧着也心疼呢。”
  明月笑着往她面颊上捏了捏,“你如今胆子越发大了,也安排起我来。”
  莲笙捂脸笑,见她心情不错,便道:“既担了这个名儿,那我就好生安排安排。东家只在屋子里待着,怪闷的,今儿牛大厨要收拾荷叶呢,听着怪有意思的,东家不如去瞧瞧,也解解闷儿。”
  明月诧异道:“收拾园子是园丁的活儿,他却去作甚?”
  正赶上春枝过来说话,闻言笑道:“他预备做菜使呢,说旁人摘的都不合他心意……”
  “呦,摘荷叶还摘出花儿来了?”明月果然来了兴致,“走,咱们去瞧瞧!”
  “我就不去了,”莲笙摆摆手,“特意过来提醒一句,汇芸楼的香兰管事前几日递了帖子来,说有要事相商,您叫她明日辰时中来的。另有后日去汇芸楼同薛掌柜、徐掌柜议事的安排。”
  连日事忙,她不提醒,明月还真把香兰那一茬给忘了。
  莲笙说完事就忙去了,剩下明月和春枝对视一眼,兴冲冲跑去荷塘那边凑热闹。
  牛大厨果然在忙活。
  他换了身利落的青色短打,挽着袖子,自己撑一条细柳叶舟,一脸严肃地对每一片荷叶反复筛选。t
  岸边老楚头也在,手里擎着一支约么半丈长的竹竿,竹竿头上绑了一截镰刀似的弯刃。遇到位置刁钻,小船和人都过不去的荷叶,牛大厨便会指使他直接把荷叶割下,再用水波荡过来。
  见她们过来,老楚头嘿嘿笑着问好,牛大厨才要动作,明月便一抬手止住,“你自忙你的,船身细小,掉下去不是玩的。”
  老楚头脚边摆着两个大竹篾,里面已经盛了十来片大荷叶和若干莲蓬,“这都是好生挑出来的,新鲜的最好用,剩下用不完的晒干了,能使到来年呢!”
  听牛大厨说,用干荷叶包裹着蒸肉,别具风味,好吃得要命!把他给馋坏了。
  明月一瞧就发现不同,这些荷叶俱都浓翠肥厚,形状优美,而且每一片都完好无损,既无任何磕碰、折损,更无虫眼鸟啄,可谓完美。
  春枝指着那些莲蓬问:“这些莲蓬怎么俊的俊,丑的丑?”
  老楚头早就问过牛大厨,此刻正好现学现卖,“俊的可以风干了做摆件,又可将其中莲子挖出,做盛菜的器具。丑的么,图的便是内中莲子。”
  “原来如此。”明月笑着点头,“果然物尽其用。”
  以往牛大厨不在,莲笙也并不十分精通烹饪,大家都是想起一出是一出,想来浪费不少。
  眼下荷花大多开败,只零星有几朵偷懒的晚开,倒是荷叶绵延不绝,偶尔一阵风吹来,便同岸边修竹一并摇摆,刷刷作响,分外有趣。
  荷叶、莲子都可入菜,更别提淤泥下的莲藕。
  只是挖藕辛苦,要先放掉荷塘中的水,再从及腰深的泥塘中小心试探,尽量完整地取出。鲜藕极脆嫩,若得完整置于清水中,日日更换,能保存许久。
  牛大厨前几日将前头院子里的小荷塘堵起来,费九牛二虎之力挖了几根入菜,滋味不错,现在还有几截养在活水池子里呢。
  等过两日,存货吃完了,这边也可以放下水闸、单边排水后狠挖一番。
  日头渐高,明月和春枝正觉得有些晒时,就见老楚头用长杆子钩了两片巨大的卷边荷叶,嘿嘿笑着朝她们递过来。
  于是两人便顶着新得的荷叶帽子玩了半日,待后面真的热起来,便被老楚头“以下犯上”张开胳膊撵走了,“水面折上热气来,晒着了不是耍的,快回屋去!”
  晌午牛大厨做菜,桌上果然有一道“鱼戏莲”,乃是将精致小莲蓬内的莲子挖出来,只取最鲜嫩的几粒与调味鱼肉一起剁碎后搅拌上劲、复填,正面用荷叶绑严实了上锅蒸熟。
  这样做出来的鱼肉浸透莲香,清新弹牙,又以莲蓬为容器,颇有野趣。
  春枝吃了一个,很有点意犹未尽,笑道:“就是不大过瘾。”
  一旁上菜的小丫头解释说:“牛大厨说了,如今秋意渐浓,天气寒凉,鱼、莲之流生于水中,本性凉,吃多了恐伤及脾胃。”
  因此醋溜藕片也只得一小碟。
  “原来如此。”春枝恍然大悟。
  这话前儿蒸螃蟹时也听过,她竟忘了。
  一日悠闲。
  次日香兰如约而至,进门便说起正事,“汇芸楼地段极佳,厨子手艺也好,装饰又用心,故来的多是豪客,其中不乏专为游览西湖而来的食客。我想着,或买或租,不如咱们也弄几条大小船只来泊在码头上,专供客人使唤。
  听说再过些日子对岸山间的银杏要黄了,枫叶也要红了,凡有客人想去的,大可坐了咱们的船去,玩够了正好回来歇息,省得他们返程时再寻,也不怕客人一错眼就被别家截走了……”
  “这个主意不错,”明月赞道,鼓励她继续说下去,“外地游客人生地不熟,若去外头赁船,又繁琐又容易被骗。”
  见她不反对,香兰心里就有底了,神色松弛些许,只语气中仍有几分迟疑,“这些日子我留心细看,也有不少酒家、食肆同码头上的艄公搭伙,揽客分润。”
  若果真要做畅游西湖的买卖,似汇芸楼这般大店,三两条船可不够使的。况且又有住宿的豪客,说不得便要夜游西湖,夜间小船不安全,非中等及以上的画舫不可得。
  可这么一来,且不说购入船只价值几何,又要日常保养、清洁,又要信得过的熟练艄公,方方面面加起来,本钱就上去了。
  正因如此,香兰才迟迟没有开口。
  她能在汇芸楼掌事已是万幸,至今寸功未建,好不容易琢磨出个主意,却要东家耗费这么多银子……挣了还好,倘或赔了,哪里对得起天地良心!以后也没脸再待下去。
  明月温和笑道:“你的顾虑我明白,不过做买卖嘛,本就是一场赌局,不亲自下场一试怎知输赢?”
  顿了顿,她又说:“况且你思虑周全,远非一时兴起,依我看,这门买卖大可一试。”
  西湖从来不缺游客,坐在窗边赏景哪有置身其中来得痛快?有了自家的船,就等于在西湖中开了几桌,既可多卖酒菜,又能再赚一笔出船钱。
  如今她颇有身家,置办几条船不在话下,纵然赔了,也赔得起!
  得了准信儿的香兰彻底放下心来。
  有位听得进去话的东家比什么都强,一来证明她有进取之心,二来也说明这是一位极富胸襟的主子,在她手下做事放心。
  “跟薛掌柜说了吗?”明月问。
  汇芸楼是她和薛掌柜合开的,买船、另辟买卖这样的大事,正该两个人商议。
  香兰摇头,“尚未。”
  薛掌柜的主业是卖布,也不常过去,再者论及亲疏远近,明月更在薛掌柜之上。
  明月想了下,“也罢,正好明儿我约了她议事,一并把这个说了。”
  外面的船终究不干净,而且一旦临时用起来,未必有合适的,还是直接买的好。
  不过买船只是第一步,最麻烦的是后续,比如从哪里找那么多熟练可靠的艄公?客人游湖,大多会饮酒,万一吃醉了撒酒疯该如何是好?会不会伤到汇芸楼的船工或是客人自己?
  再说句最不吉利的话,倘或客人失足落水又当如何?
  买卖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明月心下有了主意,吩咐厨房备菜,又对要起身推辞的香兰说:“有些事再同我说说,另外,你跟春枝也有日子不见……”
  话说到这份上,香兰便不好再扭捏,当下爽朗笑道:“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到底记挂着孩子,香兰用了饭就走,明月与春枝感慨一番,早早睡下,次日直奔汇芸楼。
  徐掌柜住得远,薛掌柜先到,明月便同她说起预备买船一事。
  薛掌柜听罢,眼中异彩连连,“你荐的这个人当真不错,难为她愿意去想。”
  能干的人才本就难得,大多数人或为自保,或眼光有限,很少能替东家谋算,香兰不光想到了,还甘冒风险大胆进言,实在不易。
  “那是自然!”明月得意道,“哎,说正经的,你说我担心的有没有道理?”
  “当然有道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嘛!”薛掌柜自己抓了个莲蓬剥着吃,“哪个水边没有枉死鬼?说句难听的,万一有人起了歹心,赖上咱们怎么办?这样的事又不是没有!”
  做买卖的,最忌讳惹上官司!当真不死也得脱层皮。
  前两年还有个本地艄公好心渡客,怎料那客人傻不愣登,非要站起来,结果脚下不稳,一头扎进水里淹死了。
  后来家人找来,非说艄公谋财害命,因无人证,地方官为息事宁人,只好判艄公赔了他家十两烧埋银子。
  “是呢,”明月深以为然,“我想着,咱们索性不做小船,最小的也要中等画舫起步,上面除一个艄公、一个打下手的小厮之外,还要有一个既不是客人,也不是汇芸楼的人做见证。”
  薛掌柜点头,“这主意不错,不过去哪里找呢?”
  明月笑道:“昨儿夜里我还愁来着,结果今日早起一出门就撞见附近巡逻的!”
  在西湖一带巡逻的多为本地招募的厢军,精通水性、身体健壮,又是朝廷的人,很有点“地头蛇”的意味,足以威慑宵小。
  如今朝廷不打仗,这些人平时只轮流做些散活儿,没有不缺银子使的。
  跟船的营生既轻省又有钱拿,正好趁着轮班休息时做一做,何乐而不为?
  “真有你的!”薛掌柜听罢,抚掌称妙,“我再想不到的。如此一来,他们有了额外进账,必然感激你;汇芸楼也有了额外靠山,等闲人不敢造次,真是两全其美。”
  “还t不止呢,”明月正色道,“游湖的未必人人都会水,终究是个隐患,船上配着这样的人,也可免了灾祸。便是客人们听了,也只有赞咱们考虑周到的,自然更愿意花银子。”
  至于船就更简单了,碧波园的郑家就有造船厂,既造出海的大船,也造考究画舫,直接从郑太太手中买,远比外面来的实惠又可靠。
  第133章
  船有了,随行的人有了,那么剩下的就是船夫。
  江南水乡,最不缺掌船的。
  “只要身体健壮,做事仔细,男女皆可。”明月想了下,说,“我见常有女眷们相约出行,但频频止步于夜游,甚至只要天光不那么亮便打道回府了。”
  薛掌柜笑道:“莫说她们,便是你我这等在外摔打惯了的、胆子大的,大半夜的同一两个陌生男人去那黑漆漆的湖水深处,四面伸手不见五指,也不可能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