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作者:
椒蛮箶 更新:2025-11-08 16:55 字数:3089
徐菀音见他只是这么惫懒地逗弄自己,羞得小脸涨红,心中却有细微的触动,像小虫子,若有似无地爬啊爬……仍是不好意思将手贴着他脖颈皮肉,便抽出手来,放入他衣袍的银狐毛领下。
一路踩雪,不知走了多久,好不容易见积雪已不那么深了,徐菀音忙跳下他背来,只见前方骡车队已在那处停着等他二人了。
复又上了骡车,晃晃悠悠继续前行。
深冬季节,日头甚短,好似没过多久,天又暗压压地黑了下来。
只听那骡车队小头目说道:“公子爷,近前的青泥岭隘口有个夫妻店酒舍,今日合当在那处打尖了,因再往前,便前后不靠了。”
宇文贽道声好,一行人便朝着远远可见的一处歪脖老松走去。
那歪脖老松旁,挑出了一面褪色的酒旗,粗麻布上墨色已淡,写着“醉仙居”三字,被凌冽山风扯得七零八落。一排以陈年松木钉出的木屋,缝隙里填着苔藓和泥巴,后头冒出袅袅白烟,在这几无人烟的雪山山坳里,硬生生造出一份人间烟火气来。
骡车队几人熟门熟路地走入木栅栏,将骡车赶进了那带篷的院落。
宇文贽则领着徐菀音,进了正中那间堂屋。
只见店堂里统共摆了四张榆木桌,其中一张木腿短了些许,下面垫着个纸本,凑近了看时,竟是一本破旧泛黄的《金刚经》抄本。
二人在一张桌前坐下。侧边一帘青布被人撩开,只见青布门帘那头是个灶间,一名个子高挑、身穿夹袄的女子大步走了过来。
她一见宇文贽与徐菀音二人,那般形貌双绝、气度不凡的模样,禁不住就高喊了一句:“当家的,快来见见贵客……”一壁笑眼弯弯地走到二人跟前,“二位客官,三娘有礼!我这醉仙居在此处三年多了,从未见过两位这般……标致俊俏的郎君!敢问两位公子,可是从京城过来?”
徐菀音见那三娘面皮虽有些黧黑,额上还有一条细细的疤痕,却生得颇有姿色,神情更是妩媚。此刻她竟是牢牢盯住了宇文贽,嘴里虽是在问“两位公子”,眼里却似根本就只有这高大俊彦的黑袍公子一个。
宇文贽特意给自己和徐菀音备的行商服色,他自己身着一袭银狐领黑袍,腰间别了一把破甲障刀,又是两日未曾剃须,自下巴到鬓下,已连出一片青色,颇能见出几分行色匆匆的市井苍然之气。他倒是见惯了妇人直愣愣的眼神,此刻见那三娘竟当着自己二人之面,就将火星四溅的眼神射将过来,只微微一笑说道:
“有礼,我与我这小兄弟从北边过来,倒是路过了京城。今夜要叨扰醉仙居了。三娘这就给我等上些酒菜,吃了好早些歇息,明日还有长路要赶呢。”
徐菀音见那三娘看向宇文世子的眼神好生无礼,竟带了明晃晃的逗引之意,心中竟有些不虞之感,便一声不吭,眼神瞟向一旁那垫着桌腿儿的《金刚经》。
那三娘眼眉一扬,见徐菀音呆呆看向那《金刚经》,笑道:“小公子莫怪,我这处没有书本,除了账本子,便只剩那本儿破经,账本子是没法儿拿来垫桌腿儿了,只好用了那本儿经……”
正说着,她一侧眼儿,额头上那条细细的疤也挑了起来,对着正门口进来的一个大个儿人影笑道:“当家的,瞧瞧咱家请都请不来的贵客……”
只见一个身量高大、神情豪爽的年轻男子走进来,鹿皮靴上沾着黑褐色的泥雪,甩手扔下两只冻僵的灰毛野兔,冲着三娘咧嘴一笑:“有贵客上门,正好,这两个兔子,够煮两锅热乎的。”
第90章 只有一间上房
青泥岭隘口, 夜雪又至,伴着一阵紧似一阵的冽风,将“醉仙居”本就破损的酒旗吹得猎猎作响。
三娘已麻利地炖了那两只野兔, 在灶上大锅内咕嘟冒泡。
她端了两碟腌山笋, 掀了灶房门帘走进堂屋, 将两个碟子一桌放下一个。自顾自地在两个俊俏公子这桌一屁股坐下来。
另一桌, 已喝上烧酒的骡车队小头目吴大笑嘻嘻地盯着三娘说道:“三娘子, 这回可算看到比你当家的还标致的爷了,悠住啊,不是你能想的!”
三娘白他一眼, 却走过去替他又满上一碗酒:“吴大爷尽说实话。不过, 我当家的到底有多标致, 你又如何知道,哈哈……”
那一桌都哈哈笑起来, 显是相当熟稔。
那吴大看宇文贽较为警觉,并不喝酒,便拎了小酒坛过来,给宇文贽和徐菀音一人斟上一碗:“二位爷,莫怪我等说话粗俗,这醉仙居是我们常来常往的,自打三娘子和她家顾四郎在此处,我们干骡马脚夫的就再不怕这段隘口路了。”
宇文贽这一路也听那吴大说过些话, 直觉是个有些见识的实在人,此刻听他主动过来搭话, 便饶有兴味地问:“哦!怎么说?”
此刻,三娘那位当家的顾四郎恰好过来上菜。他已换了身干净的常服,脸上挂着客客气气、好似永远不落的笑容, 长得高鼻深目、唇红齿白,果然算得标致。他在两桌分别放下菜盘子,说了句“吴大爷帮我们好好伺候两位爷啊……”,转头又去了灶房。
那吴大颇为有礼,只在宇文贽身边站着说话,却被宇文贽指了指条凳,示意他坐下说,他这才躬身道谢坐了下来,说道:
“爷您看啊,咱们今日从七盘十二绕过来,走到此处,天也就黑了,正正好在这醉仙居吃口热饭睡个热乎觉,明日便入邬州了……”
原来这一路乃是行商必经之路,早些年因闹山匪,加上脚程过远,一入雪季,普通骡队几乎不敢自行通过,行商们只能靠着几个镖局来过路。
三年前,这三娘子和顾四郎在此处隘口立起“醉仙居”,便是要给普通骡队和脚夫们一个落脚处。
待到昭明新朝建立后,朝廷下了些力气整治山匪,这条路愈见平顺,醉仙居的生意也越来越稳当下来。
这三娘子原本是修远镖局总把头的三女儿,当年不满意父亲将自己许配给驻守此地的稽查校尉做妾,性子又烈,直接以头触壁要以死明志。
哪知那总把头根本不吃她这一套,将她破了口子的头裹了一裹,仍要送她过门。
于是三娘子直接与自己的情郎、年轻镖师顾四郎私奔,到了这荒无人烟的青泥岭开店。
那吴大颇有说书先生的潜质,将三娘子与顾四郎的故事说得曲折动听,说到他二人私奔时,还促狭地加上了点香艳不可说的内容。
那三娘和顾四郎此刻也都过来了,他们本是江湖中人,与吴大等人又都熟稔亲密,听吴大善意打趣,毫不着恼,落落大方地顺了话头加入。
三娘笑道:“好叫两位爷笑话,镖门把式的女儿家,比不得书香门第的官家小姐……”
徐菀音方才听吴大“说书”,对这三娘反抗父权、抵死拒婚的壮举好生佩服,竟忍不住代入了自己,想着此番回岭南,要去与父亲分辩不嫁二皇子的情由,心底里其实深为不安,不知父亲究竟会不会站在自己一边,替自己拒了这门皇室婚姻。
此刻听三娘这般说话,便忍不住道:“三娘莫要自谦,我却没见过哪个书香门第的官家小姐,敢于如三娘这般替自己的婚事做主的,实在敬佩!”端起手中酒碗,过去就在那三娘手边的酒碗沿儿上碰了碰,自己仰脖喝下一大口去。
那三娘却是个性情中人,先前见这小个子郎君冷冷淡淡、一言不发的,以为她瞧不上这乡野酒居,反而拧了股劲儿过去搭话。此刻听她夸赞自己,却呐呐地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也跟着喝下一大口。
宇文贽先前就喝了两口这烧酒,知道这酒甚烈,别说徐菀音,就便是他自己,在京城里能喝到的酒液,那烈度也远远及不上这烧酒。此刻见徐菀音真情流露,一个没看住,竟仰脖喝下那么多酒,忙伸手阻了一阻,低声道:“慢些喝,这酒烈,你可受得住?”
徐菀音被辣得小呛了一口,捂着嘴冲他笑着摇了摇头,眼波流转间,却又看得那世子爷小小恍惚了一息。
吴大笑道:“咱们三娘子从来便是敢想敢做的女中豪杰……三娘子,你倒说说实话,是不是就图咱家顾四郎生得好看?当年若没有顾四郎这张脸在那比着,是不是也就嫁了?”
三娘冲他啐了一口,却是一点不愿去否认顾四郎生得好看这个说法,笑眼眯眯地看向自己的情郎,说道:“嫁是一定不嫁的,没有他这张脸比着,也一定不嫁!可偏偏就有这么一张脸,还整日在那里候着我、盯着我……”转头冲向徐菀音,“这位小公子,你说,我能怎么办?”